第299章 曹操戰李儒(1 / 2)

曹操與李儒在長安城外對峙,李儒這一萬多精銳雖少,但是大多數是騎兵,野戰之下曹操也未必是對手。

因此,曹操也在軍營中按兵不動,並且繼續從自己控製的區域調集援兵,讓夏侯惇統帥著五萬援兵是儘快趕來。

隻不過,李儒的援兵來得更快一些。不過七八天時間,李儒的兵力就已經達到了五萬,其中有騎兵兩萬。而曹操全軍也不過五千騎兵,其中大半是以前的張濟部曲。

所以,李儒開始轉而向曹操發動了進攻。麵對李儒的攻勢,曹操隻能是一邊堅守營壘,一邊向著長安方向撤退。

不得不說,曹操治軍指揮確實是有一手,五千騎兵加上曹洪指揮與張繡先鋒,屢次三番的打斷涼州軍的攻勢,保證他設置的營壘不會被攻破。

這又打了七八天,就在長安城外,渭水河畔曹操與夏侯惇的三萬援兵彙合了。至於其他人,那些新兵自然是隻能幫助協防長安城了,讓他們野戰也和送死白給沒啥區彆。

不過,此時曹操原本帶著的三萬精兵,如今是隻剩下了不足兩萬人,不可謂慘。

於是,雙方又回到了互相無可奈何的狀態,在長安城外對峙起來。

隻是,這個對峙狀態對誰有利雙方都觀點那是完全相反。

在李儒看來,自己人數更少,而且騎兵有優勢可以抄掠關中地區。哪怕關中去年大旱,人心渙散。但是,西涼鐵騎麵前,那糧食是你想不拿就能不拿的嗎?

而曹操則是勸解手下,涼州軍遠來,而且騎兵眾多。馬匹消耗的糧食數量巨大,加上關中大旱,他們能夠搶到的糧食並不多。而且,曆來不管是匈奴還是西羌入寇關中,那都無法持久,隻要幾個月下來自然就可以控製局麵,擊潰李儒。

當然,曹操不會真的把自己的勝利建立在雙方拚消耗這件事情上。

正如李儒除了前線對峙,一麵派兵去偷襲過華陰,但是被曹仁率軍擊退,一麵還派兵謀取渭水沿岸的城池,保證自己的後勤路線暢通。

某種意義上說,隨著馮翎向李儒投降,等於是除了長安,李儒的涼州軍已經基本控製了關中地區。隻不過,涼州本就不富庶,所以無力支撐李儒的軍事行動,提供不了太多糧草支持而已。

但是,有了馮翎這個左馮翎的治所之後,他就可以利用此地作為在關中四處抄掠的大軍後勤基地。

沒辦法,曹洪和張繡率領的曹軍騎兵實力不弱,在他們眼前把大量抄掠來的糧食送入軍營和肉包子打狗也沒什麼區彆了。

但是,對於曹操來說,這毫無疑問就是一個機會,儘快取勝的機會。終究,隻要是斷了李儒的糧道,那麼李儒這支大軍自然也就對曹操沒了威脅。

這些涼州軍軍紀本來不佳,全靠財貨才有足夠的作戰能力。如果斷絕了糧餉,那真的是隨時可能會嘩變。再加上曹軍進攻,那自然是隻有徹底崩潰一途了。

隻不過,想要完成這樣的作戰,需要大量的援軍,曹操主力如今困在長安無法動彈,自然就隻能是依靠彆的力量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