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拖上來了兩塊木板,分彆展示了兩種方法的原理。
所謂兵戶之法,就類似於曹操的屯田。將部分反對劉備統治的世家和勢力處理掉之後,把地分給劉備軍的部分普通士兵。到時候,一旦有戰事,他們就可以隨時征召,組成軍隊出征,算是次一級的部隊。
這樣的部隊暫時看比郡兵強,比如今的劉備軍精銳弱,但日後可以寓兵於農節約不少錢糧。
“當然,我們還可以給士兵許諾免稅賦三十年的墾荒權。這樣開墾出來的土地我們能入冊待收,也能馬上平複部分士卒心中的不滿。”
聽完顧南行介紹,眾將紛紛點頭,唯有劉備沉默不語。
“主公,你所憂何事?”賈詡看出來劉備似乎在想什麼,便開口問。
“唉此法甚善,隻是我擔心兵戶之家,抽丁作戰,雖然免稅也難以維係。”
顧南行沒想到,劉備一下子就指出了這一製度的核心弊端。那就是隨著時間延續,兵戶注定的破產結局。這是自古以來曆朝曆代都沒能解決的問題,不過大多數人不太在乎就是了。
既然劉備在乎,那顧南行便說:“那主公可聽這鄉士之法。”
“好!”
劉備同意之後,顧南行開始講這鄉士之法。
這鄉士之法和兵戶之法區彆其實並不大,畢竟他們所擁有的財富是非常有限的。但是,鄉士依然是擁有一定的土地權益,但是他同時擁有一定的權力——組織徭役勞動力和當地士兵維持治安的職責。在這個以勞動和實物地租為主的時代裡,這可是不得了的權力,相當於鄉老原本的職責被分攤到了這些回到鄉間的士兵的身上。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士兵將會成為一個獨立的群體,他們的掌握著地方的武裝。但是,同時這也是一種流官,這些土地給了這些鄉士並不是永久的,而是一種會收回的獎勵。
這種職位身邊自然還要配上不少甲士,也就是在他身邊服務的兵戶,這樣一下子就可以解決大量的兵士退伍之後如何工作的問題。這些人將會和地方上的桃園以及集市的官吏一樣,負責基層的管理。隻不過,這種鄉士作為受過專業訓練的軍人,他們組織起隊伍的能力,以及帶領隊伍作戰的能力都會相當強。
這樣根據在集市的經驗,如果這個鄉士是一名經驗豐富的騎兵,那麼他帶領的這些村民,戰鬥力將會是相當可觀的。
隻不過這種製度執行的過程,就意味著一開始必然是有一大批士兵要回到鄉土之中。這將會極大的考驗剛剛構建完成的官僚體係,畢竟這是一項完全未知的政策。
同時,這毫無疑問將會減少大量可以出征的士兵。終究這意味著將大量士兵重新變成地方上的人,調動起來的複雜程度大為增加。畢竟,軍人在地方上還是更複雜一些。
對此,許多軍官提出了疑問,這樣的減少兵源會不會引發問題,看上去還是兵戶的辦法更好。隻是劉備捋了捋胡須,轉向顧南行問:“四弟,此法還有彆的後續吧?”
顧南行隻能點頭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