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劉備帶著典韋和二十名親兵是騎馬趕到了長安城。
自董卓亂政,這算是真正的一方大諸侯進京麵聖。而且隻帶了二十騎,堪稱是對皇室信任到了極點。被派去迎接的北地太守張遼都震驚於劉備敢在混亂不堪的司隸二十騎疾行入京。
而與之相匹配的,是朝廷給劉備舉行了一場盛大的歡迎儀式,漢帝劉協親自到宮門外迎接劉備,算是給了劉備最高的禮遇。
劉備也是磕頭行禮,禮數周全,最後自然是叔侄和睦,一派其樂融融。
相比於與漢帝劉協的叔侄情深,劉備真正要與之對話的實際上是一文一武。
文是一身消瘦,麵容深邃的王允。武是長相英武不凡,氣勢逼人,但頗有些得意神色的溫侯呂布。
與他們閒聊片刻之後,劉備就意識到,這一文一武看上去是朝廷核心,其實除了部分兵權,真正的權力是掌握在司徒王允手中的。
所以,劉備一邊捧著呂布說好話,一邊與王允談起了關於朝廷未來的打算。
但是,結果隻能是讓劉備頗為失望,王允對漢室還算是忠誠,可能力上雖然自負,實際上卻是難堪大任。
王允設想之中,隨著漢帝繼位,隻要調停天下諸侯的衝突。隨著袁氏和劉氏這幾大諸侯表示不反對關中這小朝廷,那漢帝的權威就會像是施展了魔法一樣自動的恢複,他們這些中央的大臣,就會像以前一樣繼續管理天下。
對此,劉備隻能是扼腕歎息,感歎複興漢室之艱難。要知道這天下諸侯,自從開始進入袁氏主導的爭霸時代,早已經不能回到當初服從漢室調遣的狀況之中了。不管是手下已經擴張到驚人數量的兵馬,還是接管了一地所有工作的官吏,都不是說一句服從漢室吩咐,就會消失掉的了。
麵對這種情況,還想要用以前的辦法,通過漢室權威去控製管理,怎麼可能做到呢?
但是,劉備知道王允並不是一個聽勸的人,這些建議也不該由他去說。所以,劉備隻能是和王允表了一通決心,說他願意支持朝廷之類的場麵話,向王允許諾會服從朝廷調解,罷兵息武。
這讓王允十分高興,拉著劉備的手,讓他和群臣結識。從執金吾上將軍呂布,到車騎將軍董承,再到司空荀爽,國舅伏完等京中重臣,幾乎都和劉備認識了。
當初,他們和劉備,最多是互送禮物。可到了現在,劉備就成了他們的座上之賓,紛紛與他商量讓一些家人子弟前往青州,去劉備軍中任職的事情。
對於這些人的請求,劉備當然是沒有辦法拒絕,而且正如顧南行所說,他們對讀書識字的人的需求程度是真的誇張。這樣一來,自然是各種賓主儘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