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路,隻要遴選精兵猛將,五千人的隊伍若不是遇到敵人的大軍,那就相當安全,有足夠的空間從袁氏的防禦之中鑽出去。
而另一邊,賈詡的騎兵也會反複行動,在附近掩護劉寵行軍,並且把借來的糧食分給劉寵一部分,保證他們的行軍效率,避免遭遇敵人。
這計劃可以說考慮的麵麵俱到,隻不過,陳國的另一位核心陳國相洛駿不願意離開,想要守衛陽夏到最後。
賈詡反複勸說,對方才帶著家眷一起出發。留下了可以信任的官吏,讓他們是給城內的士兵分發府庫錢糧,等到十日之後開城投降。
於是賈詡與陳王劉寵和陳國相洛駿一起率領三千精兵(還有部分士兵自願留守城池,不願離家遠行)和劉備軍騎兵一起是沿河行軍,奔著譙縣而去。
原本賈詡估計大軍離開三天,陽夏就會被攻破。但是,也許是洛駿對陳國人的恩義起了作用,亦或是陳王劉寵平日的威嚴讓他們不敢背叛,或者隻是喬瑁單純的畏懼再次失敗。陽夏縣堅持了十日,才開城投降,當時府庫錢糧早就被瓜分一空,隻剩下一座空城留給了袁氏的兵馬。
而此刻,輕兵前行的劉備軍前鋒已經到達了譙縣,開始向這些兗州富戶征收錢糧以維持後續大軍的開銷。
保證一共六千多人的隊伍能夠維持穩定,並且保證劉寵軍有跨越兗州、豫州和徐州交接之處的山區,並且穿過碭山所用的給養。
在向富庶的譙縣世家們加了一波特彆稅以後,賈詡收集到了足夠的糧食,讓劉寵率軍開始進入山區行軍。
而與之相應的,賈詡則開始了他飄忽不定的走位方式,在豫州和兗州之間來回穿梭。一麵征集糧食,一麵吸引袁氏軍隊的注意力,讓他們亂竄。
騎兵們先是北上昆陽,一副要通過昆陽直接走官道回去的架勢。
考慮到劉備軍野戰之強,喬瑁負責追擊的三萬大軍就不得不向著昆陽進發。但是走到一半,新的消息就傳入喬瑁耳朵裡,劉備軍又出現在了沛國的建平附近。
混亂的消息讓袁氏困惑不已,誰都不知道劉備軍到底在哪裡。
而為了應對這種情況,孫堅所部也被從與劉備對峙的前線召回,入駐豐縣以應對可能得陳王所部。
結果賈詡統領的騎兵是直接出現在了單縣,幾乎已經能夠和劉備軍前鋒接上頭了。
不得已,袁氏不得不讓孫堅軍回到前線的方與牽製前線的劉備軍。
這就讓賈詡再次進入到豐縣與沛縣之間接應了陳王劉寵的部隊,直接從任城到沛縣的這條河水,一路沿河行軍直接與劉備軍主力大軍接上了頭,也成功獲得了足夠的給養。
哪怕是駐紮在方與的孫堅軍,麵對已經能夠得到劉備軍主力支援,擁有五千多騎兵的劉備軍大軍,也是隻能望而興歎。
至於張飛的兵馬,在聽說袁紹大軍已經進入到濮陽之後,也是毫不猶豫地撤走了,回到鄄城與於禁彙合之後,退兵到東阿。
就這樣,劉備軍以全軍之力,把陳王劉寵從袁氏控製的腹地是直接救了出來不僅僅家小齊全,還有三千兵馬。
向天下諸侯說明了自己的實力,以及自己保護漢室秩序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