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沒有了騎兵的乾擾,步兵之間的戰鬥反而已經進入到了白熱化的階段。
徐晃率領一萬人馬對陣張合的兩萬人,在劉備軍的高素質加持之下,徐晃率領親衛到哪裡,戰線就前進到哪裡。張合與徐晃交手兩次之後,意識到徐晃這支親軍難以力敵,必須要靠大量人馬對抗。所以徐晃對張合那真是變成了一場混戰。
隻不過,張合也算是治軍嚴謹,所以徐晃始終也沒能取得優勢,兩軍還隻是相持不下。
要說劉備軍最難的,還是中軍。
劉備在這一路沒有安排軍中猛將,手下將佐之中武藝最高的也不過是劉辟和張曼成之流。
而對手不僅是袁紹軍中最精銳的部隊,還有猛將文醜帶領。
那文醜來勢洶洶,就是要陣斬劉備。可是,誰也沒有想到,劉備指揮若定,調兵遣將,仿佛是真的能夠看穿敵人的戰場虛實一樣,與對方的強軍相持。
文醜和袁紹始終看著劉備的將旗就在前方,但是就是追不上撈不著。
甚至,顧南行因為趙雲不在,給劉備送來的貼身保鏢管亥,都沒有什麼出手的機會。隻能看到劉備在瘋狂秀操作,指揮兵馬一邊微不可察的後退,一邊牽製著袁紹的主力。
如果隻看這一處戰場,任誰都會覺得袁氏如今距離勝利已經是近在咫尺了。甚至袁紹自己都這麼覺得情不自禁讓中軍主力繼續前壓,把兵馬都投入到了戰鬥中去。
可是,此刻劉備軍的左翼,關羽領軍的隊伍,終於要發動決定性的一擊了。
關羽一開始並沒有投入高順的陷陣營,反而是自己帶兵在嘗試壓製顏良率領的一萬人馬。
顏良武功本不如關羽,兵馬素質也不如關羽,很快就被關羽的兵馬壓製,陷入了被動。麵對關羽,隻能是拚命廝殺才堪堪抵擋住。可是,他手下的士兵還不如他呢,被劉備軍打得是節節後退。
關羽見時機成熟,在馬上逼退顏良之後示意掌旗更換旗幟,讓一直隱藏在陣中的高順軍發動決定性的突襲!
隨著高順率領著八百身著全甲的陷陣營士兵衝入本就不怎麼穩固的顏良所部陣線,那真的是就好像是用重錘敲開了蛋殼一樣,隨著蛋殼破碎,整條戰線都不再完整。
本就被關羽打得無力還擊,已經把可用之兵用光的顏良,又上哪裡去找援兵填線?
隻能眼看著整條戰線是土崩瓦解,自己的這支部隊被關羽軍如同宰雞一樣的切碎吃掉。
唯一的指望就是淳於瓊能夠派騎兵來穩定住這段缺口。
可是,淳於瓊自己還被張飛盯住呢,根本就沒有任何想法。他可是清楚的知道,張飛這五百血衣騎的破壞力到底有多大。
淳於瓊唯一做得事情就是趕緊派了一名信使,通知袁紹,左翼已經崩潰,事不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