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高順對於禁(1 / 2)

“陷陣之誌,有死無生!”

隨著高順率領的陷陣營打出的吼聲,這場諸侯爭霸時代的第一場戰鬥也就此打響。

於禁和高順作為這場大戲開場的對決,看上去分量不足。但是戰鬥的過程卻可以稱得上是一場精彩的古典時代的戰鬥。

在夏日黃河南岸寬闊而泥濘的土地上,由一千全身披甲的精銳率領的九千勉強稱得上戰士的士兵,對陣一萬普遍裝備了簡單鎧甲,但是訓練程度較高的劉備軍士兵。

古典時代教科書式的對決,尤其是在這些精銳步兵的統帥是勇猛無比的高順的基礎上。

這位可以堪稱是天下最頂尖之一的猛將,與他的士兵一樣手持大刀,邁著沉重的步伐向前衝鋒,在泥濘地麵上甩起的泥點仿佛是褐色的浪潮,顯示著這些士兵們驚人的體力和力量。

於禁的應對也很直接,他雖然不善單挑,但是也絕非庸手。他親自出現在第一線激勵著己方士氣的同時,也繼續指揮著士兵們做出對於這些精銳的應對。

首先是所剩不多的弓箭手,他們不追求殺傷效果,也不追求射速,更不追求準確性,就是把箭儘量射到這些全身披甲,根本不擔心弓箭的敵人身上。一切都是為了減緩對方的衝擊速度,麵對這些拿著長兵器,力量和訓練都很優秀士兵,一旦對方真的撕裂了自己的防線,那麼戰鬥也就結束了。

這種重裝步兵和重騎兵一樣,是足以徹底扯碎一支軍隊防線的決定性力量。尤其是在攻城和一場大會戰之中。

於禁的第二步就是布陣,他讓手持長兵的士兵排成小隊,中間給手持短兵的戰士留出來空間,擺出來了對付步兵時候劉備軍常用的魚鱗陣陣型。這種布陣方式是賈詡在涼州所學,對付黃巾殘黨和泰山賊的時候屢建奇功,特彆適合對付敵人的步兵,幾乎能夠應付所有類型的敵人步兵。

等到戰鬥真正展開之後,於禁就進入了戰鬥的第三步,他自己手持長槍是站在第一排,帶領一小隊親兵是迎擊高順。

這倒不是以多欺少,而是於禁現在對自己的水平很有自知之明。他曾經也對自己的武功很有信心,在鮑信手下,他的武功怎麼說也是名列前茅,若是算上領軍打仗的本事,在能領軍的將領中,他的武功可以稱得上是第梯隊的。

隻可惜,劉備軍中這幫武將,這戰鬥力實在是太過於誇張了,誇張到完全不講道理。關羽、張飛、黃忠、趙雲、徐晃、太史慈,這幫人有一個算一個武功都強的嚇人,就連顧南行身邊那個保鏢管亥,那一手大刀使得都非常漂亮。唯一他能夠鬥上超過五十回合的,也就是新歸附的老對手臧霸……不過,從交手經曆來看,此人怕是也略微放了點水。

所以,於禁現在對付這種看著就很勇武的家夥都選擇和親兵一起組成隊伍與其作戰。

事實上,這一次他的選擇也非常正確。高順的武藝毫無疑問的強,在於禁的評價裡比臧霸和管亥都要強,很有可能比徐晃要強,但是應當是伯仲之間。總之,大概實力就是一個徐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