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乾並不知道這些,在朝會的同時,聽完漢帝對劉備和顧南行例行公事一樣的賞賜以後。才吃驚的聽到,鮑信被任命為兗州刺史東郡太守、他的弟弟鮑忠接任濟北相的消息。
不過,孫乾很快也明白了董卓的意思,點頭稱是以後,就接受旨意告退了。這事情太大,孫乾本打算在按照禮數把各位公卿拜訪一圈之後再行離開,可是如此一來之後,他隻能拜訪了幾個關鍵人物。
包括了弘農楊氏之楊彪,新任北地太守兼榷場令徐榮等。就帶著護衛他的降將劉辟和張曼成等人是一路小心謹慎的避開了可能攔截的袁氏兵馬,帶著兗州刺史和東郡太守的授印官文是星夜回到了劉備控製下的濟北國。
此刻,劉備軍的隊伍調整已經完成,各路大軍都已經分配妥當,甚至何時可以接受何處援兵的規劃也都基本安排完善。
可是隨著鮑信的新職位一到,原本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攻勢就必須要調整了。
正如董卓估計的那樣,原本就傾向於劉備軍的州郡縣城馬上在這一番推動下直接宣布接受了這個任命。
而與之相對的,袁氏在太傅袁隗的指揮下馬上就做出了激烈的反應。誰都知道這是董卓的計策,可是袁氏不能接受這些諸侯倒向劉氏的代價,也無法接受兗州就此旁落的情況。
他們迅速從豫州和冀州調集軍隊,隻不過短短半個月時間,在袁氏毫不惜民力的調度下,十萬大軍就在兗州集結。太傅袁隗更是親自前往濮陽督陣,一副不得手就誓不罷休的姿態。
袁氏這樣動作之後,劉備也不可能不做出反應。反正大軍都整備完成了,派到哪裡不是派?於是,劉備軍也是親率關羽、張飛的兩萬五千大軍是以支援鮑信為名義,向西是進入兗州。
而鮑信則是和弟弟鮑忠帶領兩萬本部人馬,彙合了於禁率領一萬援軍,則是進入了兗州,與袁氏展開了對峙。
雙方雖然還沒開打,但是火藥味那是相當的足。
雙方的戰線雖然說是整個兗州從南到北,但是實際上,大多數地區都有天然的障礙相隔,尤其以東平和濟陰之間的大澤最為難過,很難動員大軍在這一帶行動。而南線,尤其是從魯國附近有徐州和豫州敵人,根本不可能出擊。
所以,雙方主要的對峙區域就集中在東郡的範圍之內。
黃河從東郡之間穿過,將雙方對峙的戰場分成了河南和河北兩個部分。
河北方向麵對的壓力大不少,雖然背靠平原郡,但是卻與冀州的清河郡毗鄰,隨時有可能會遭到冀州軍的襲擊,還要兼顧背後平原的防禦。
而河南一線,在河北方麵抵擋的住的情況下,敵人隻有一條線可以布置防禦,隻要一路沿著黃河進軍,就可以進占濮陽,一舉奪取東郡。
也正因此,劉備軍的戰略是,劉備和關羽張飛統領的兩萬五千精銳在河北,駐紮在聊城,應對冀州方向來的敵人,伺機進攻。
而鮑信和鮑忠於禁的三萬人馬,則是利用鮑信的刺史身份,一路向濮陽進軍。能否進占濮陽在其次,打出威風才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