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頓猛誇,劉備和顧南行哪敢應承,急忙是謙虛推脫一旦。
這反應在意料之中,鄭玄也客套了幾句,道:“劉使君,我路上遇到了一位老友,你可願與我同去相見?”
劉備和顧南行自然不會不從,結果居然給了兩人一個大驚喜!
來人居然是劉備的老師盧植以及田豫。
自董卓亂政,盧植是堅決反對廢立,結果就被免官。劉備跪地救師的事情洛陽人還記著,所以不願意與劉備交惡的董卓也沒多為難盧植,讓他回鄉養老去了。
等盧植到了幽州,劉虞自然是力請對方出山。不過盧植一直沒答應直到如今,有出使青州的任務,他才答應出仕相助。
正巧路上遇到了也要前往青州的田豫,以及打算去幽州的田疇。畢竟,田氏根基在幽州,田疇作為渤海太守,如今正是需要盟友的時候。
於是,兩人一路同行,在淄博城外不遠遇到了鄭玄的隊伍,於是才決定一起前往城中。
來了兩位如此重要的人物,那自然是大好事,劉備執弟子禮迎接兩人,並且請兩人在宴席之中坐在主位之上。
一場宴飲是賓主儘歡,所有人都頗為滿意,就連一向是自認為高人一等的孔融麵對兩位當世大儒也是沒什麼脾氣。
真的是一副群賢畢至,長幼鹹集的樣子。
不過,宴飲到最後,劉備悵然到:“今日已是臘月最後一天,我等明日祭祀用何年號?一年之中三易矣!”
此言一出,讓整個會場的氛圍為之一凝,對於很多精明的人來說,這個問題就是在向所有人詢問如何站隊的情況了。
不過,主座上盧植和鄭玄相視一笑道:“天下神器更易乃是天命,既然天命至此,我等不應違逆。隻不過,妄動神器必有災殃,此天理循環。我等且觀之便知。”
盧植這麼說,一方麵代表著他的看法,另一方麵也代表著劉虞的看法。更神奇的是,這麼一說,還非常符合鄭玄所代表的公羊學派的部分觀點,算得上是一次完美的說明。
劉備和顧南行等人聽了之後自然是心領神會,他們和劉虞早在此前就通過書信確定了他們的立場,此刻自然是應承道:“多謝老師提點,我等將以永漢為年號,祭拜天地!”
然後,劉備轉向宴會上的眾人問道:“諸位意下如何?”
這個時候其他人能說些什麼?這人都來了,還有什麼反駁的餘地麼?那當然是支持,全部支持,一致支持。
於是,借著兩位大儒的光,劉備和顧南行很好的統一了青州各地的太守的意見。這算是在顧南行通過集市完成了擴充稅源的工作,從下向上加強了對控製之後,又通過這次祭祀活動自上而下的加強了控製。
經過一年的時間,劉備軍算是基本控製住了整個青州以及泰山郡、濟北國和琅琊國,算是在這割據時代有了一份基業。
但是,就在眾人再次其樂融融的時候,一份檄文改變了所有人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