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濟北烽煙起(2 / 2)

黃忠統領一萬人馬,其中三千幽州老兵,七千齊國郡兵。他們將會在萊蕪一線與泰山賊軍對峙,保證泰山賊不會重新翻過泰山山脈重入青州。

關羽統領一萬五千人馬,其中三千幽州老兵,一萬兩千琅琊郡兵,在臨沂方向擋住泰山賊東竄的道路。

至於顧南行,他帶著太史慈和管亥,以兩千幽州老兵為基礎,加上在剿匪過程中選拔招募完成的三千人馬,負責整個青州內部的安定。

如今的濟北國,雙方南北對峙。劉備軍輕而易舉地恢複了茌縣,而泰山賊軍在吳敦的帶領下,正在沿著汶水進攻蛇丘和成縣。兩地告急的文書是雪片一樣飛向了濟北國治所盧縣,都聲稱有數萬人馬在進攻縣城。

在盧縣的太守府中,劉備與鮑信召集他們手下眾將商議如何救援汶水河畔的兩座縣城。

據鮑信所說,這兩座縣城如今雖然此前在征集兵馬,但是也就隻有新老兵卒兩千人,恐怕難以承擔抵禦數萬人猛攻。若是完全不救援,可能隻能堅持十幾日便會兵敗城破。

可是如何營救這兩座城池,引起了不小的爭論。

鮑信和他的弟弟鮑忠認為,他們應當率軍自肥城縣南下,先救蛇丘,然後渡河去救成縣。控製住汶水兩岸,保證濟北國安全之後,再行進攻泰山郡。

但是,徐晃卻認為,應當從茌縣南下,沿著泰山附近的大路,直撲巨平,截斷進攻蛇丘和成縣之泰山賊的糧道和歸途。這樣,敵人必定不戰自潰,到時候他們水路並進,隻需要打掃戰場,就能夠打敗這支強敵。

“正南覺得如何?”

雙方意見相持不下,劉備便開口問自己家的參軍審配。審配雖然史書上說剛正不阿,但是作為一個老於官場的人物,他的剛正不阿也並非不可調整。看到劉備詢問的神色,審配就已經知道,劉備希望他能夠提出一個調和雙方意見的策略。

審配想了想回答道:“鮑府君之策與徐將軍之計並無衝突,甚至還相輔相成。正所謂以正勝,以奇和。若無正軍吸引對手,我軍奇兵又怎麼能起到奇效?不如這樣,鮑府君帶本部兩萬人馬,自肥城縣南下,多設旗幟吸引賊軍注意。而徐晃將軍和張飛將軍可率領精兵,自茌縣南下,奪取巨平。到時候,我們夾攻泰山賊軍,必可一舉破之。”

審配說完,眾將均是點頭稱是,唯獨徐晃還是心存疑慮道:“若是兵力不足,不能速勝,恐有變故。”

這時候審配隻能無奈道:“我軍兩萬若不克,可退往茌縣,或沿汶水與鮑府君兵合一處。若非彼於中途設伏,我軍必可安然無恙。若真遇伏兵,不論人馬多寡都難逃一敗。隻是賊人當真有此智謀之士?”

聽了審配的話,所有人都點頭稱是,於是確認了這個計劃。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