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少年天才諸葛亮(2 / 2)

“這題不是我解出來了,是諸葛小弟,我現在才想明白一半呢!”

“嗯?”

這話可把顧南行給驚到了,因為滿打滿算,自己才到此地五天。就算是有黃敘教他幫他,那這進度也太快了吧?

“你怎麼解答的?”

顧南行忙問。

諸葛亮也不客氣直接用木棍在地上畫起來說:“也沒什麼難得,我就是在黃敘哥哥按照地球與太陽處於同一水平麵的算法的基礎上,把黃道麵和地軸夾角算進去,再解就行了。”

毫無疑問,這算法是完全正確的,很難想象諸葛亮在短暫的交流裡,就把這幾個相當難懂的概念搞了個清清楚楚。

但是他確實是對的,而且這個計算也與藍星基本一致。

所以顧南行拍手叫好:“不錯不錯,諸葛二公子真是天縱奇才。短短幾天就學到了這麼多。”

“還是顧先生您厲害,若不是聽黃敘講這些天文地理,我恐怕對此也是懵懂。但是如今,學了您的法門一下子就輕易起來,我看您這些法門不該叫易行道,這應該是正道。”

看到諸葛亮如此說,顧南行不得不正色道:“這也是我從書上讀來的,隻是合用的法門,比不得儒學微言大義。諸葛二公子可不要因此荒廢學業呀!”

“是,我受教了顧先生。不知可否讓黃敘兄弟多跟我講講他的事情?”

“你愛聽就多聽些吧,許多事情都是旭兒自己搞的,這方麵他可能比我還強點呢!”

顧南行這倒是沒說謊,他確實是沒時間天天陪著黃敘。所以,對於黃敘許多時候,他更多是針對黃敘的想法,讓他自己用實驗去證明這些猜想,然後再做出自己的判斷。等做出判斷之後,再反複驗證,給出一個數學化的說明。

就像研究物體下落,他們就通過往水裡扔鐵球,在空中扔鐵球等方式,確定物體下落是不是和重量有關係。

最後才確定水中重的鐵球落的比輕的快,並不說明物體下落速度會因為重量的變化而不同。

同樣的,黃敘還掌握了自己設計實驗的技巧,例如證明大氣壓強的實驗就是他自己用銅拔加上浸了油的布和葦竿做出來的。

這些對於好奇寶寶諸葛亮來說,那就是打開了全新世界的大門。

如果說學習顧南行的儒道和思考方式是出於想要入仕的願望,和黃敘學得這些把世界數學化這個就成為了他的業務興趣。

尤其是他對黃敘現在最頭疼的問題,也深有體會。

他們沒有辦法準確測量時間,而沒有準確地時間測量,許多事情也根本搞不成,許多東西都沒法計算。

可惜,黃敘除了通過和顧南行實驗知道鐘擺搖動時間等長之外,就沒什麼進展了。終究,顧南行不是什麼巧匠,黃敘也沒這方麵天賦。

而諸葛亮現在隻有八歲,隻能說種下了一顆關於未來的種子……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