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漁陽城下血滿穀(2 / 2)

更關鍵的是,劉備軍這次進攻武將的陣容可是真的豪華。

劉備親自坐鎮指揮,關羽率領騎兵遊曳防止張舉軍突襲,黃忠指揮井闌等攻城器械,徐晃、張飛、趙雲輪流擔任攻城的先登,以便晝夜猛攻。

與之相對的,漁陽城中,能夠稱得上是有名的武將的除了張舉這個文官可謂是一無所有。儘管他封了一大堆的將軍,但是實際上能打的一個都沒有。

單單之前漁陽之戰,張飛砍了張舉上將十四人,趙雲收了五個人頭,黃忠也斬了兩人。這戰力根本就不在同一個層麵上。

但是,真正到了攻城戰的時候,高聳厚實的城牆上真正可以通行的範圍也並不大。就算你有通天的武藝也施展不開,一次隻能麵對幾個人,而敵人又源源不斷,鐵打的人體力也最多消耗一會兒就要精疲力竭。

孫堅當初身披重甲手持短兵殺入敵群破敵的辦法劉備軍當然也會效仿。徐晃手持戰斧,趙雲手持寶劍都曾經在帶甲戰士的掩護下殺入敵群之中。

可是,張舉軍不是那些黃巾賊,他們收三郡軍械,士兵們也是身披重甲,讓劉備軍根本是衝殺不動。

最終,城牆上始終是一場比拚體力和耐性的消耗大戰。雙方都反複向著一段城牆上派遣士兵。

戰鬥從早殺到晚,最終還是張舉軍憑借著地利和大量的人力贏得了這場死戰。

這並非隻有一天如此,連續五天的猛攻,結局全然相同……

這一次,顧南行才深刻體會到,為什麼許多守城的文官能夠讓名將吃癟了。隻要方法得當,再加上維持城內士氣,以及有足夠的精銳士兵,這想要攻城就是一件極為艱難的事情。

顧南行甚至都又想撿起自己配重投石機的設計了。要真是有了配重投石機,也就是回回炮,那這些三國時代的城牆,完全不夠看。

奈何,他看了看自己搞出來的圖紙,以及工匠做的試驗品,無奈的歎了口氣。也不知道為啥,其他穿越者一找就能找到那種輕鬆完成劃時代設計的工匠,自己哪怕是動員桃園幫忙尋找,那都是次次無功而返。

拋開這些胡思亂想,顧南行開始再一次回到了手頭的工作中,遣散那些士兵回家去秋收。安排士兵準備伏擊張舉軍的征糧隊,以準備一舉破城。

畢竟,賈詡的計劃一如既往的走鋼絲。顯然,隻有一支征糧隊是自己人奪不下漁陽城城門,對方開了城門也做不到。

那麼怎麼才能保證己方有充足的人手呢?

賈詡的辦法是,先讓部分士兵化裝成運糧的農夫,守在城門附近。這樣,劉備軍控製的征糧隊就可以乾脆不帶糧食,而是帶滿軍械。到時候直接武裝這些化妝成民夫的士兵,一舉奪取城牆。

這毫無疑問是兵行險招,但是在大規模攻城之後,退兵無論怎麼看都非常合理。畢竟,攻城不下,大軍長期在外可是需要休養和重組的。

所以,為了保證這個計劃順利實施,回旋鏢這又回到顧南行這裡了,還是得他和他的參謀團隊拚命工作。

不過,賈詡也跑不掉,這會兒正在跟他一塊兒填寫各式各樣的書簡呢!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