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出兵之後,鮮於兄弟的兵馬在徐晃和牽招軍的幫助下,三天設置好了圍城城牆。讓張氏幾次小隊進攻是顆粒無收,在城牆麵前是望而興歎。
另一麵,薊縣城下,關羽所部和齊周田豫所部也在做同樣的事情。隻不過薊縣城池更大,圍繞城池的簡易工事用了七天才修成。期間,劉備軍騎兵再次與張純派出的遊牧騎兵交手,大獲全勝。讓張純不敢輕易再次嘗試,隻能坐困城中。
隨著兩邊包圍都完成之後,諸軍按照計劃都退出了城外的包圍工事,進入到顧南行他們安排好的宿營地,開始進入埋伏狀態。
這意味著漢軍的行動就可以到此為止了,除了劉備軍的軍官和士兵,他們還得抽時間上課,這個是顧南行早就安排好的。
雖然士兵級彆的課程暫時不對其他人開放,可是軍官的課程還是開放的。唯一的缺點,就是所有人來了都得認老師,跟劉備軍的軍士一樣發下誓言。
不過,在牽招這樣的高級軍官的帶領下,郡兵之中的大多數軍官也並不太在意認個老師發個誓。於是乎,劉備就在幽州、青州和冀州臨近的州縣之中多了一大批的弟子。
相比於劉備軍的安穩,原本在城中應該更加安穩的張氏兄弟和張純反而是坐臥不安。他們沒想到劉備的大軍竟然能夠幾天之內就修築了一道完整的防線,斷了他們和外部的聯係。
若是對方進攻還好,那他們專注於守城便是。那泥和冰組成的城牆,在冬日裡堅不可摧,春風一到自然就不足為患。
可是偏偏劉備軍不進攻,隻是留下部分人馬守在城下,一副要和他們對峙到底的架勢。那他們除了懷疑劉備軍向另一座城池動手之外是難以做他想。
然後,張純和張氏兄弟就必須要做決定,是否要派軍隊攻破圍城,設法支援另一座城池。這對於守城有餘,但是進攻用的精兵十分匱乏的叛軍來說,確實是一個很難做的決定。
隻是,隨著時間過了半個多月,眼看城外的劉備軍是絲毫未動,就像是在等著什麼一樣,張純和張氏兄弟真的坐不住了。
他們這半個月裡,可是多次嘗試突破外麵的圍城。可是在壕溝和高牆麵前,不管是細作還是小股兵馬都根本衝殺不出去。雖然不至於傷筋動骨,但也是損兵折將。經過這些試探,他們知道,城外目前也就是一萬守軍,剛好足以應對他們小規模的進攻。如果他們不全軍出擊,那就無法突破圍攻,也沒辦法和附近聯絡。
張冠和張群兩人本就有關於誰地位更高的爭論,所以一個主攻一個主守吵得是天翻地覆。可是結果卻是誰也說服不了誰,哪怕是分府而住之後,也沒發動大規模的出城。畢竟,主張出城的張群帶著自己手下人馬試著出城,可是被鮮於兄弟好好教育了一回是損失慘重。
相反,張純則是按照自己的想法,預測著戰局的發展。他想象著,如今四萬多官軍正在廣陽城下和張冠、張群兩兄弟拚命廝殺。而他就要選擇最佳的時機,一舉出兵擊潰官軍,徹底解除兩城之間的圍攻。
“風雪交加之時,便是我出兵之日。諸君與我一同擊破敵兵!”
張純向他手下眾將公布了自己的決定,他要趁著風雪交加突然出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襲漢軍,一舉摧垮所有漢軍。然後趁勢平定涿郡,打開通向中原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