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個隊伍的領隊,是一名十七歲的少年,生的是星眉劍目不管到哪個時代,都可以稱得上是一名俊美的男子。更重要的是,他那種俊美是帶著天生的從容氣度,與他站在一起,都會讓人覺得你是個重要的人物,否則身邊怎麼會有這麼優秀的人物。
於是,顧南行也特意多與他聊了幾句,對方告訴他自己姓趙,名雲,字子龍。嗯,天下間能夠有如此風貌氣度的人物,恐怕確實也非趙雲莫屬了。趙雲倒是對顧南行知道他大感興奮,向顧南行說:“令君竟知子龍之名?”
顧南行很順暢的回答:“常山趙子龍勇冠三軍,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這話把趙雲聽得是感動異常,向顧南行保證,此戰他趙雲趙子龍定要奪旗斬將,報答顧令君的知遇之恩。
這時候顧南行才意識到,劉備這種在現代人看來並不很陌生的做法,在東漢這個時代是多麼的難得。對這些精神內核裡就強調“士為知己者死”的遊俠有多大的吸引力。這個世界,是世家看不起寒門,寒門看不起良家,良家看不起小民,小民看不起匠人……這樣一個純粹以身份看人的社會。
隻不過,這種事情還是會有代價的。顧南行和劉備也算是認識了不少士族的朋友,但是真的願意和他們一起創辦事業的,一個人也沒有。甚至按照一些有貿易往來的士族說法,他們在真正的衣冠士族眼裡,乃是宦官朋黨。
正所謂有舍才有得,如果未來天下安穩,那這種做法恐怕最多讓劉備和顧南行成為皇帝手中守邊的將領,或者治理一方的孤臣。可是顧南行卻知道,天下這種規矩很快就要變了。
就像現在這樣,看上去不可一世的一千鮮卑精銳,就這麼崩潰了。
不得不說,這和連真不行,他選的叫禿露骨的這名將領也真不行。騎兵隊伍零零散散的衝過來,就像是要打秋風的隊伍,根本不像是想要迎擊任何的敵人。
見到了陣列嚴整的榷場兵馬,似乎完全沒有意識到這支隊伍很強,反而是直接衝了過來。沒錯,他們似乎覺得這支臨時組織起來,裝備上不統一的隊伍,隻是好看而已。可是,那些閃著光的鎧甲和長槍,明顯標誌著這些都是優秀的戰士。
最終,禿露骨為他的情敵付出了代價,騎著白馬手持銀槍的年輕騎士趙雲,在戰鬥開始之後如颯踏流星一樣衝向了敵人隊伍最前方的禿露骨。好像是一道真的流星一樣,絲毫沒有遲疑的直接一槍洞穿了敵人的胸膛。
然後,絲毫沒有半點猶豫,換上了弓箭繼續狂奔,連殺三名鮮卑騎士。
就這樣,失去了領導本身就淩亂異常的鮮卑騎兵隊伍就這樣被衝散了。大多數做了俘虜,或者說成為了鮮卑其他部族商隊的成員。沒錯,遊牧民轉換自己的部族所屬就是這麼的快,根本不像是中原漢人那樣還要考慮家族家人之類的。
趙雲自然也成為了歡呼的對象,不論是幽州的遊俠還是鮮卑的騎士都喜歡勇猛的將軍,更何況他還這麼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