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關羽驕傲,但是麵對這樣的華佗,關羽大步流星直接上前扶起了華佗,對他說:“某四弟妙手仁心,既然來了自然要襄助華醫師。此某家兄弟所以從軍之誌也。”
見到關羽如此,顧南行自然也跟了上去,選擇幫忙。畢竟,他要是不想來幫忙,那根本就不會來。
先給關羽消消毒之後,顧南行開始在村莊中行走。發現情況遠比他想象的嚴重,許多人得了嚴重的猩紅熱,也有人肺炎十分嚴重,甚至有有瘧疾症狀的病人。
顯然,郡守是把各地病人連同打發不掉的人一股腦的都塞到了這裡。結果自然是這些老弱病殘在傳染病的影響下,一個月的時間就十不存一了。
要不是華佗在這裡每天給病人們熬藥,怕是村子裡已經沒有活著的人了。
要改善現狀,顧南行在指揮人放下物資之後,果斷對這些病人進行了管理。好在隻剩下不到四百老弱病殘在這破村裡,顧南行帶著親衛轉一圈,很快就把病人按照疾病的類型和輕重緩急進行分類,分彆放在不同的區域。
然後對他們居住的地方進行了一次全麵的處理,一方麵是略微修繕房屋,另一麵就是清理垃圾和浮土等挖坑填埋。
這樣一套做下來,病人現在分區明確,也避免了交叉感染。而且,醫治的先後順序也變得十分清晰。
華佗一邊看著顧南行這麼做,一邊聽著顧南行怎麼解釋這些做法都是什麼原理,就像是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我等醫者比起顧先生,真的是差距不可以道理計。怪不得我等所持被稱‘賤技’,若有如先生這般有救治千百人,救治天下的技藝,醫者必受推崇!”
“不,救死扶傷不論貴賤,有這樣的心,什麼時候,不論是誰都不會輕賤的。”
顧南行順口而出,想不到竟然發動了華佗。隻見這位醫生是跪了下來,在顧南行麵前要行大禮。
“求顧先生收我為徒,佗願結草銜環,以奉先生。”
“切莫如此,切莫如此。你我互相學習,以病人為先!”
顧南行很有自知之明,他哪裡受得起這樣的大禮?他所知道的,也是這些先賢們一步一步踏出來的。正是在這些先賢的基礎上,他才能想出這樣的辦法,去拯救更多的病人。
於是,這一天裡,顧南行和華佗是一起治病救人了一整天。在這一天裡,顧南行又給了華佗一點點現代震撼。
按照傳統醫學的方式,那必須是一人一方一病一治的。所謂同症不同方,乃是證明醫生水平的事情。
但是到顧南行這裡,他就乾脆把類似症狀的病人集中起來,分成不同的組,進行藥品的有效性對照。哪個好我們再在更大的組進行對照實驗,這樣才能確定哪個方子在瘟疫的時候更好用。
這其實是現代醫學雙盲實驗的一個簡化。如果說這話對後世醫儒合一之後的讀書人說,那很可能引起他們的不滿,這不符合他們的哲學。
但是對於華佗來說,卻是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畢竟,他們現在這些醫者就是賤技,之所以會這樣和大多數醫生診治成功率不高有很大關係。
如果說,能夠通過顧南行這個方法,讓大多數醫者治病的準確性和治愈率提升上來,那豈不是醫者就會不被當成是賤業?若是在瘟疫中救治千萬人,醫者怎能不受人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