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榷場建立(2 / 2)

這個給當地農民和牧民開辦的小“榷場”,與其說是“榷場”,不如說是另一個“桃園”。完全由主辦方控製,需求發布到這裡,然後官方處理過之後掛牌到交易中心。

這裡麵既可以有大宗的商品交易,也可以是需要處理的各種事務。事務有專門的“遊俠”處理,交易也會有專人負責對接。

之所以采取這種純粹的掛牌方式。第一自然是從收稅角度考慮,這些小件如果開放市場一樣的交易,那就會非常混亂,根本沒法收錢。

第二就是要考慮效率的問題,小榷場雖然每天開門,但是麵積和設施都相當一般。這種模式的效率更高,就像是超市裡買東西,以及勞動力市場裡開門放簡介一樣。

至於最後一點,純粹是顧南行自己的想法。文字是大漢的特征,如果能夠讓人們識字,使用漢字。那麼同樣是千年大計,同樣足以拓展文化。這要遠比其他的方式都要更加有效。正所謂筆墨勝過鞭子,強迫所付出的成本遠不如利誘來得那麼有效。

事實證明,桃園的經驗,讓“小榷場”運轉的比正式的“榷場”效果要好上不少。尤其是在召集“遊俠”安定附近混亂上。

這北地的遊俠風格與幽州有很大區彆,他們習慣於馬上作戰,各個都是老練的獵人。隻是,相比於幽州遊俠們,大多數是小有資產的漢民和牧民。這些北地遊俠的家資可就差多了。他們大多數都是窮光蛋,不是破產的漢民,就是脫離部落的邊民。

這讓他們很是團結,而且很珍惜小“榷場”裡這一份正經體麵的工作。畢竟,那都是彆人來求他們,態度上可就要好太多了。

而且,這些遊俠大多數弓馬嫻熟,並且還很會做從照顧馬匹到協助耕種之類各式各樣的活計。

從這個意義上說,這個小“榷場”哪怕隻是剛剛開始,但也已經非常成功了。它除了滿足富平到靈州許多村莊等的畜力和治安剿匪需求之外,已經成為了劉備軍一處重要的兵源地。

對此,劉備也很是讚同。

畢竟,隨著榷場互市開啟,在涼州這片混亂的土地上,總有些人會想要憑借自身武力去搞事情。這是草原上的規矩,但是卻絕不是顧南行和劉備他們想要的。

而想要討伐這些試圖和劉備軍作對的敵人,他們就必須要儘快擴充兵力,否則他們就必須麵對孤立無援的情形。

因為西涼又亂了,羌族首領北宮伯玉,聯合韓遂、邊章發動了新的叛亂,控製了金城郡。為此,漢帝國不得不調動涼州各地兵馬前往平亂。

而劉備這支部隊,因為擔負著為漢帝掙錢的重任,所以沒有被調動,但這也意味著他能夠獲得的支持變得十分有限,一切都隻能靠自己搞定。

隻是,要搞定這次的對手可真的不太容易。因為對手相當強大,實際上背後的支持者是匈奴的左賢王。

對方所做的也恰好在造反作亂,與貪墨財物之間。這就更是讓劉備軍必須自己處理這件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