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真正的主戰場(2 / 2)

在出征之前,這個部門還是初步構架,到如今,終於已經是初具雛形了。說白了,這個部門,這幾個軍吏乾的活兒就是後世稱之為參謀的工作。

軍隊調度,什麼時候出發,什麼時候休息,每天要消耗多少什麼物資,什麼時候安排上廁所,什麼時候安排吃飯,準備多少糧食一天……

這些工作在古代其實也有軍官負責,但是管理的十分粗放。比如說軍中主簿負責這些,實際上大多數時候根本就隻是記錄收入支出而已。

但是,這種粗放的管理方式,就讓軍隊行軍的速度和士兵的狀態很難保證。所以就需要專門的人去管理這些事務。

顧南行看到整個管理的粗放狀態,他的醫生潔癖再次發作,對這一切的混亂忍無可忍,便開始了自己的一套辦法。

劉備對他的想法是百分百的支持,還一個勁兒的誇讚他真的是“蕭何再世”。

對此,顧南行隻能吐槽,如果當初醫院的藥房管理是這個水平,他馬上就會把自己炒魷魚。

但是,這種水平的管理,在這個時代裡簡直是降維打擊。不管是簡單明晰的流程圖,還是表格式的消耗統計。都讓劉備軍的士兵和大量馬匹能夠精確地獲得足夠的糧食,按照日程計劃,快速前進。

其中顧南行更是以一個發明大幅度的提升了記錄的效率,那就是橫著用竹簡。

本來簡牘本來是豎著寫字的,根本沒辦法用來記錄各種表格式的橫向數據。但是顧南行可不管什麼豎著寫字的規矩,一下子就想到了乾脆把竹簡這麼一橫,中間多編一道麻繩不就是天然的表格麼?

然後幾份竹簡往木板上一掛,那就是完美的大型表格,可以直接顯示數據,方便查看管理。而且竹簡還可以打磨之後重複利用,簡直是管理神器。

於是,被劉備等人命名為“顧氏簡”的簡牘使用方式,就被桃園軍利用到了所有可以利用的地方。從軍械管理到軍糧,從財物到士兵考勤,簡直是大型kpi考核降臨東漢末年。

這讓整個桃園軍以超出東漢末年其他軍隊非常多的效率精確運行著。作為後勤主官的顧南行以及全軍主帥劉備可以隨時了解軍隊當前的狀況,軍吏們製定更加準確的行軍計劃。

甚至偵察兵統計回來的地圖數據,也因為這些簡牘的統計,得以修正,讓地圖變得更加準確。

相比一般的古代軍隊,桃園軍前往青州,能夠做到一路下來幾乎沒有減員,遇到戰事能夠保持狀態,就已經可以稱之為精銳。在這種狀態下還能夠快速行軍幾乎可以稱之為奇跡。

而正是這樣的奇跡,讓劉備和桃園軍獲得了一個千載難逢的立功機會。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