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百多年前,張三豐就將目光看向了未來。
為了維持住武當聖地的傳承,他讓明皇帝在這武當山上大興土木,建金頂,修七十二宮,布下驚天手段。
天象的運行與天地山川是有關聯的,就如月亮與潮汐,這說到底就磁場的影響。
而這武當山內就是一個磁場,為了解決地理的變遷而影響到這個磁場,張三豐就將目光看向頭頂的天象。
每當這裡的變遷到了一定程度之後,金殿就會借助太陽的光芒來給他們提示,而這個時候涉及到的,還不止於光芒,還有磁場。
太陽的光和熱,是會導致磁場發生變化的,這就是陽氣。
武當山的大陣就像是一麵麵不同的鏡子,當它的變化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就像是這些鏡子調整到了一定的角度,然後它們就開始聚光,這也就是日照仙宮的由來。
而當日照仙宮出現之後,這裡的磁場就會因為太陽的光和熱而發生巧妙的變化,這種變化會將這裡的磁場推回原位,當然,這僅憑太陽是不夠的,要陰陽的結合。
當天邊的最後一道光芒消失之後,在天際的另一邊,一輪淡淡的圓月高掛,它的光芒隨著黑夜的到來而漸漸明亮。
一層銀輝灑下,仿佛為萬物鍍上了一層淡淡的熒光,站在金頂往下看去,一片熒光燦燦,美輪美奐!
四周,很多遊客還未散去,他們感覺到今天的金頂格外的不凡,他們不明白發生了什麼,卻就是有這樣的一種感覺,仿佛身處在神話之中!
而劉安卻已然徹底明白這其中的奧妙!
“太陽太陰,相生相克,相生則萬物協調,生機勃發,相克則萬物寂滅,天地傾覆!”
劉安感慨道,“張真人卻已然將陰陽相生的道理運用到了極致。”
太陽映照出了這裡地理的變遷,並且調整了這裡的磁場,然而,光憑太陽是不夠的,這需要陰陽的協調。
所以,張三豐又將目光看向了月亮。
月亮的光芒其實來自於太陽,但是,宇宙就是這樣的神奇,熾陽的太陽照射到月亮上的時候,陰陽就發生了奇妙的轉變,太陽中的熾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純正的太陰。
也許,在幾千年前,我們的先賢就發現了這一變化,所以才會有陰陽相生的道理!
而說回現在,在經曆過太陽的洗禮之後,這裡的磁場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但是這種變化還不足以完全回正這座大陣的變遷,直到這一刻,當月光灑下之後,這裡的微妙變化就像是得到了某種補充。
陰陽的協調,將這座大陣推向了最初。
地理的變遷是自然的運動,這不是人力可以改變的。
但是,卻可以通過天地之力來讓其發生改變。
磁場,因為山川的存在而出現,也隨著山川的變遷而發生變化,但是反過來,通過調整磁場,也可以反向改變地理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