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老僧能夠看出他修為的事,劉安並不覺得意外,因為這正是他有意為之,這個老僧修五靈妙法,而五靈妙法內蘊呂洞賓之神髓,與內丹術同出一源,兩者這麼近,再加上劉安有意顯化,老僧自然能夠看出。
劉安點了點頭。
老僧歎道,“自古至今,從練氣到呂祖內丹大成,傳內丹法於世,再到如今,修行者不計其數,可到小周天圓滿者乃至媲美者,屈指可數,我雖不知真人年歲,可依我看來,真人年歲並不大,在不大的年紀就已經有如此修為,真人還有什麼問題呢?”
劉安聞言搖頭一歎,“就連大師這樣的高人也看不出我的問題嗎?”
說著,劉安看向老僧,“大師與我也算同源,我來此,本就是想借大師之手來查明我的狀況,現在看來,倒是我想的多了。”
老僧聞言唱了聲佛號,“阿彌陀佛,真人的問題,貧僧屬實無能為力,若是真的有,想來當今這天下,也隻有真人能夠自己解決。”
劉安聞言點了點頭,幽幽一歎,“大師說的對。”
這時,木屋中的小丫頭抱著兩摞書噔噔噔的跑了出來。
小丫頭將書放到桌子上,又退到一旁偷偷看著劉安。
劉安看著桌上的書一笑。
這兩摞書堆起來有幾十公分高,而裡麵卻有厚有薄。
薄者不過半指,隻有寥寥十來頁,而厚者卻有五六寸。
厚薄各半,每種五卷。
老僧伸手,從這兩摞書中挑出五本薄的,推向了劉安。
他一邊推一邊道,“此五篇為呂祖原文,而這五卷,則是貧僧怕我這弟子愚昧,編撰的一點心得,感真人之境界,貧僧這點微末見識就不獻醜了。”
薄的五卷合起來不過兩指多高,而那五卷厚的,疊起來卻有近半米多高,而這還隻是八寶老僧依據這五卷原文感悟出來的一些心得。
正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
不過往往一句真傳卻要萬卷書的的底蘊。
對於劉安這種境界的人來講,真傳一句話就夠了,而對於小丫頭來說,若沒有萬卷書來打底,給她再真的真傳也沒用,理解不了。
小丫頭暗自吐了吐舌,她看老僧的這五卷心得就有些吃力了,直接來看這五卷原文,那真跟看天書差不多,哪裡能夠看懂,不過他將這五卷心得拿出來,也是一番純真。
劉安拿起一卷原文,翻開就見幾個大字,《金靈妙法》。
“斯文乃金行之至寶,非其人而不可傳也。若上根上器,大德之子,得遇此書,修仙之正路耳!”
“昔天地開辟,陰陽造化,五行衍生,蓋五行之內,包容萬物,金有德昔……”
劉安翻閱經書,小丫頭就站在一旁,靜靜看著,老僧垂目不語,如入定一般。
空中朝陽漸漸高升,些許金陽透過杏樹枝丫的縫隙灑下,如碎金一般。
些許微風吹來,杏葉搖動,一股莫名的氣息散發,讓這裡仿佛成了永恒。
小丫頭看著劉安,漸漸的,她突然發現劉安似在變化,這種變化難以說清,就像是一種氣,這種氣凝實而堅韌,有時鋒芒畢露,有時卻堅不可摧。
這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