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如今的他已經可以初步做到傳說中的水火不侵了,這一切,都是源於他的生命磁場。
看著水麵上浮起來的一二十個人,劉安搖頭笑了笑,接著徑直朝遠方而去。
天上圓月高照,銀輝灑下,照著大地一片銀白,河麵上水霧氤氳,飄蕩在了四周,壓的很低,淺淺的一層,月輝照在上麵,就像一條淡淡的銀河。
劉安走在大河上,穿行在這銀河之中,不緊不慢,他這次下來,可不是單純為了解決一些麻煩,這隻是順手的,而更主要的,是要找一個答案。
這個答案怎麼找呢,見天地,見萬物,見前賢!
這三者要是都見了,那答案,也自然就有了。
劉安腳下是幾十個漂浮在水麵上的身影,而他卻翩翩如謫仙,這個場景非常的夢幻。
他看著周圍的薄霧,手一抬,薄霧湧動,光輝燦燦,這一下,就像是撥動了銀河。
他的掌心,一團光華湧動,這是一團水霧,水霧本來是無形的,比水還要難以捉摸,可是劉安的掌心之中就像是有一層無形的屏障,將這團水霧給牢牢的束縛住了,任它如何翻湧,卻就是聚而不散。
看著掌心之中這團印著月輝的水霧,劉安沉吟了片刻,隨即又抬頭看向了天空之中的明月。
日月輪轉,萬物並生。
萬物的生長固然是天地的造化,可是具體是如何造化的呢!
其實,我們的古人早就給出來了答案,混沌分陰陽,陰陽分四象,四象生八卦。
混沌是什麼呢?
它是萬物之源,與道之初,是什麼都沒有,然而,當它化出了陰陽,就可以說是到了造化的開始了。
這個具體一點,就可以比作太陽和月亮。
而陰陽之後的四象,就可以比做四季,四季之後的八卦,就代指了萬物。
太陽與月亮相互輪轉,造就了這個星球的環境,讓它有了造化的基礎,而四季,就是將這個造化的基礎給進一步的完善,有了這個趨於完備的造化基礎與生存環境,最終才有了萬物的出現。
其中,最開始的太陽與月亮,它們又是如何來造化的呢!
太陽的作用自不必說,可以說,它就是生命的象征。
老子說,“萬物負陰而抱陽。”
萬物的生長都向著陽,而背著陰,可是,陰就真的不好嘛!
月亮,它就真的不如太陽嗎?
劉安看著手上的月華,又抬頭看向天空中的明月,就這麼靜默了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