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想智取刑部(1 / 2)

豐華傳 小眾的讓步 5404 字 3個月前

陸知心有點吃驚,因為南平王並未這麼做,是南平王沒想到嗎?目前來看還不清楚,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南平王這個人不蠢。

南平王之所以沒這麼做是有原因的,或許南平王不想過早暴露實力,不管怎麼說,南平王都是一塊難啃的骨頭。

“錢大人,大家都知道北大營實力不俗,都害怕北大營,你怎麼敢首先向北大營下手?”

陸知心十分好奇錢伯華的決定。

錢伯華早有準備,停了一下。

“陸中書,這當然是在實力允許的情況下,實力不允許自然不會去惹北大營,現在南平王沒對北大營下手,說明他實力不夠。”

錢伯華精確一分析,陸知心瞬間懂了,原來錢伯華是這個意思,那新的問題又來了。

“錢大人,那你說說,為什麼南平王實力不行卻還來惹我們?官家還大力支持他,官家是不怕我們了嗎?”

陸知心很平常的問了一聲,隻不過這個問題問的有點刁鑽。

錢伯華能力有限暫時不能完美解釋這些問題,錢伯華隻能先來一招偷龍轉鳳化解陸知心的疑惑。

陸知心的疑惑有沒有化解暫且不知,不過從陸知心臉色上看,陸知心是不太滿意錢伯華回答的。

陸知心轉而又問錢伯華其他的,比如如何化解眼前的危機,強攻到底能不能行?

陸知心問的問題一個比一個刁鑽,錢伯華有點答不上來,錢伯華這下算是體會到郭亦鎮的難處。

錢伯華以前總是嫌郭亦鎮妨礙了他,讓他在陸知心眼中沒有存在感,現在他覺得郭亦鎮挺難的,陸知心什麼麻煩事都要郭亦鎮處理。

“陸中書,強攻不可取,不過咱們可以試試智取,同時咱們要防止南平王隱藏實力,從官家肯出手支持南平王來看,南平王實力不會差。”

錢伯華這會的說法發生了改變,跟前麵講的一比,似乎前後兩種說法對不上,前麵說南平王沒實力不敢挑戰北大營,現在又說南平王實力不會差,兩種說法相隔沒一會,很難讓人不產生疑惑。

錢伯華見陸知心有所疑惑,忙替自己前後不一致言詞辯解。

“陸中書,先前老夫的說法不夠沉穩,沒有考慮南平王陰險狡詐,老夫才作了改變,依現有情況看,智取南平王應該是最好的選擇。”

錢伯華忙中不亂,辯解的很成功。

陸知心不但接受了錢伯華的辯解,反而把智取的重擔交給了錢伯華,這讓錢伯華頗為的激動。

“陸中書,老夫一定儘力而為,保證智取成功。”

錢伯華不管能不能智取成功,先來了一通保證。

陸知心聽到這話很高興,畢竟智取是最合算的,如果錢伯華真智取成功了,說明他不是那個細作。

“錢大人,那你趕快行動吧,你可以調動一切可調動了,包括那個曹百裡,把他也用起來。”

刑部尚書曹百裡在陸知心眼中地位仍不佳,不然陸知心不會直呼其名的,可這就夠了,即便陸知心不吩咐錢伯華利用曹百裡,錢伯華也要利用曹百裡的,雖然大家都不看好曹百裡,但錢伯華看好他。

“陸中書,那老夫先去準備。”

錢伯華說著退出了陸知心的上房,轉身進了自己辦公房思慮問題。

或許去曹府商議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錢伯華想罷立刻出發去曹府。

錢伯華去的真及時,溫智還沒走,錢伯華趕緊吩咐溫智過來一起商議如何智取南平王的問題。

曹百裡和溫智聽到智取,兩人都覺得不可思議,先不說能不能成功,怎麼施行這個智取都是問題。

錢伯華見他倆不明白,忙解釋道。

“二位大人,這是老夫的一點拙見,剛獲陸知心通過,其目的就是以較小的代價營救三位大員出來,如果我們順利辦成了,陸知心那是會重獎二位的。”

曹百裡和溫智聽到重獎立刻來神了,兩人你一言我一語講了一個沒完,隻是都沒有講到重點。

錢伯華歸納了一下,做了三點重申。

“第一把控外圍,不要把目光總盯在刑部,刑部可能就是一些死士守著;第二把南平王的窩點搞清楚,這些窩點有多少人必須弄清楚;第三切斷南平王錢糧供應,南平王此次必定是傾巢而出,所花費必定巨大,把這個錢糧一掐斷,南平王那邊不亂也要亂。”

錢伯華想的真是簡單,說的就更籠統,曹百裡雖有不同意見可也不好反對。

按曹百裡的想法,他是準備采取步步為營的策略蠶食刑部,繼而重奪刑部,而按錢伯華的說法,重點是在外圍而非刑部,這與曹百裡的想法相去甚遠,曹百裡不會照辦。

“錢大人,這恐怕是一個大工程,所需人手要很多,咱們現在的人手恐怕不夠,這等於是要把東京汴梁城翻過來。”

曹百裡最擔心的是人手問題。

錢伯華對人手問題倒並不擔心。

“曹尚書,陸中書放話了,整個京城的禁軍我們都可以調動,這麼多禁軍,這人手問題還是問題嗎?”

我的天!整個京城的禁軍!溫智不由發出了由衷的感慨。

“大人,這就好了,如果真有這麼多人參與,那拿下南平王就隻是時間問題。”

溫智很樂觀,曹百裡卻眉頭緊鎖。

“錢大人,整個禁軍聽起來是很多,可這裡麵成分太複雜了,有咱們的人,有官家的人,更有先皇後以及南平王的人,這麼一波複雜的人馬來辦事,肯定是辦不好的,先前禁軍強攻刑部就遇到過這種情況,結果巴掌大的刑部都沒打下來。”

曹百裡這話等於是給錢伯華潑了一盆冷水,曹百裡怎敢這樣?

溫智有點吃驚,可能是曹百裡認為他己渡過危險期了,正著手奪回刑部之事,錢伯華就這麼橫插一杆過來,刑部和三位大員都有可能奪不回來。

如果真沒奪回來,陸知心盛怒之下肯定是要追究責任,到時候恐怕就是曹百裡背鍋,這鍋似乎是為曹百裡定做的,彆人還不合適。

錢伯華大為不滿,錢伯華不知曹百裡為何會反對,他隻能先質疑。

“曹大人,你太悲觀了,這跟強攻刑部有關係嗎?再說三位大員都不在

那,拿下刑部意義何在?你不知道陸中書要救的是三位大員嗎?”

錢伯華特彆強調要救的是三位大員,而不是奪回刑部就可以的。

曹百裡仍堅持己見。

“錢大人,奪回刑部和救三位大員並不矛盾,相反把刑部奪回來可以動搖南平王那邊的軍心,這個難道不重要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