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賢東粗中有細,提換人來審的方案。
這個方案聽上去好象可以,可實際上並不怎麼樣,如今的大宋朝廷哪還有什麼好的第三方。
皇帝知道這一點,他不點穿這一點而是問龐賢東。
“龐樞密,依你看交給誰複審為好?”
龐賢東見皇帝語氣平和,他便錯誤以為皇帝看的起他,他忙說道:“官家,錢大人可以,錢大人出任參知政事好多年了,錢大人的經驗與能力完全可以勝任這個複審。”
龐賢東大力推薦他的好搭檔,完全沒顧忌旁人猜忌的眼光。
董平安第一個站出來反對。
“龐樞密,你還沒睡醒麼?大白天竟做大夢,錢大人與郭侍郎同在一個衙門裡,你怎麼保證錢大人不偏私?換句話講,你即便能保證錢大人不偏私,又有幾人相信?你那些牛鬼蛇神不能算數,並且你憑什麼要把案子交第三方複審,你必須拿出南平王審案不公平的證據出來,否則你就是第二個無端放屁。”
董平安沿用皇帝的口氣,小臭罵了龐賢東。
錢伯華見不得龐賢東挨罵,一聲不吭便站出來替他的老搭檔撐腰。
“董尚書,你話不要講的這麼難聽,龐樞密所講還是有幾分道理的,你若有不同意見完全可以提,犯不著人身攻擊,屁是好東西麼?”
“錢大人,你搞清楚狀況沒,本官這是人身攻擊嗎?你不要老想著幫龐賢東,你得多為朝廷考慮,你要搞清楚一件事情,你拿的俸祿是官家給的,而不是龐賢東給的,你凡事必須站官家這一邊。”
董平安完全沒把錢伯華放在眼裡,自然對錢伯華不會太客氣。
錢伯華沒想到董平安今日這麼凶,他挨了董平安的懟還不好作聲。
龐賢東這個時候己經緩過神來了,他第一時間幫錢伯華講話。
“董尚書,麻煩你客氣一點,你也講了我們是拿俸祿的,我們不是你府上的下人,我們再怎麼樣輪不到你來說我們。”
龐賢東特意用了一個我們,以示他和錢伯華關係非同一般,攻擊錢伯華等同於攻擊他。
董平安對此並不在意,或許他是真的沒把這兩人放在眼裡。
“龐樞密,這是你自找的,沒事你出來說什麼,你不說這個話,本官就不會說你,你硬要說就彆怪本官無禮了。”
董平安今日也算是拚了,他對著比他大的官一律自稱本官,這引起了朝臣們的非議,可大夥隻敢私下議論,不敢當麵講。
錢伯華和龐賢東聽到這話,兩人不由互看了一眼,而後錢伯華皮笑肉不笑。
“董尚書,你這話說的就有點大了,朝堂之上不正是讓大家各抒己見的嗎?你這麼說完全是想堵塞大家的言路,這樣好嗎?”
錢伯華把格局放大意欲陷董平安於不義,龐賢東也沒閒著,他攛掇朝臣一起向董平安發難。
陸知心看到這一狀況很是欣慰,他沒想到龐賢東還會玩這一手,這一手雖然製服不了董平安,但可以極大壓製董平安的囂張氣焰,讓這廝不得不有所收斂。
禦史中丞徐複看不下去了,作為南平王女婿的他要是再不振耳發聲,那就太不像話了,於情於理他都不能乾看著董平安受群攻,他一個箭步便衝到了群臣的麵前。
“各位大人,不要這麼大聲,也不要刻意針對董尚書,大家凡事都講點理,不要以多欺少,董尚書平素對你們還是可以的,你們可不能跟著壞蛋一起亂起哄。”
徐複口中提到了壞蛋,這個壞蛋說的誰,壞蛋心裡自然清楚。
眾臣本就是麻著膽子在群攻董平安,為的是討好陸知心,現在被徐複這麼一說,他們便想退卻了。
龐賢東可不想這些人退了,忙連推帶搡阻止。
“徐中丞,董尚書為一己私利搞亂整個朝廷,大家說說怎麼了?你憑什麼出來乾涉?你這麼熱心乾涉,莫非你是幕後推手?”
龐賢東腦袋瓜子委實不笨,懂得反推,以此得出徐複是幕後推手一點問題也沒有。
徐複聽到龐賢東指責他是幕後推手,當然不能接受。
“龐樞密,你休得胡言,本中丞才不會做這些齷齪事,若不是本中丞看你一大把年紀了,本中丞定要與你沒完。”
徐複態度有點著急,接受不了人家對他的汙蔑。
龐賢東看徐複有些氣急敗壞,心裡很是高興。
“徐中丞,真沒想到你真是幕後推手,你這麼乾是不是想挑起內訌?你好從中漁利,你太陰險了,你把董尚書當什麼了?當刀使嗎?”
龐賢東很靈活,他一步步把事挑大,企圖把矛盾歸於徐複一人。
徐複自然不能坐以待斃,換了一種方式回擊。
“龐樞密,你居然敢在朝上胡說八道,你有把官家放在眼裡麼?你連禦史中丞都敢誣蔑,你這膽子比天都高了,是不是要天收了你?”
徐複這個時候提天提皇帝,就是想利用皇帝來訓斥龐賢東。
皇帝也樂得被徐複利用,皇帝早就想訓斥龐賢東了,隻是苦於沒有機會,現在正好可以借此機會訓一訓。
“龐樞密,這裡是朝堂,不是你府上,你悍然唆使大臣攻擊董尚書,你可知罪?你不要以為人多就可以為所欲為,如果你隻是一枚卒子,那你的主子一定會丟卒保車的。”
皇帝似乎沒給龐賢東留什麼麵子,不過龐賢東並不在意,相反龐賢東還要勸皇帝一句。
“官家,你這是明打明袒護他們,你袒護他們能得到什麼,他們就兩個人能代表誰,眾大臣可都站在這邊,官家你應該曉得選邊。”
龐賢東這話有威脅的味道,威脅的不是彆人正是大宋皇帝。
董平安立馬出來懟龐賢東。
“龐樞密,你真是膽大包天,敢這樣威脅官家,你不想活了麼?即便你不想活了,你考慮過你的家人麼?你這樣欺君罔上,官家完全可以誅你九族,看你老實不。”
這就誅九族了,也太隨便了。
龐賢東心裡歎了一口氣,正想反駁董平安,錢伯華上來了,隻是有點意外的是,錢伯華這一上來眾臣便借故退了。
錢伯華首先質疑龐賢東有沒有欺君罔上。
“董尚書,欺君之事可不能亂說,我們都沒有看到龐樞密欺君,不知董尚書從哪看到的,今日朝會主要是討論一下郭侍郎跟陸權知被無端扣押之事,其他意氣之話就不要提了,不過既然有人懷疑南平王方麵抓人極很有可能是出於報複,我們就必須把這個查實清楚,南平王即便貴為王爺也不能肆意妄為。”
錢伯華替龐賢東說完話,接下來便要對付董平安。
徐複正好站錢伯華對麵,他知道錢伯華的企圖便正麵硬扛錢伯華,這頓硬扛迫使錢伯華不得不住口。
這還不算完,董平安看錢伯華處於下風便乘勢追擊錢伯華,這讓錢伯華開始有多風光,現在就有多狼狽,即便龐賢東大力出言幫腔也無濟於事。
一旁的陸知心看到這種狀況很是無語,他真沒想到皇帝會來幫手,再一個他沒料到不問世事的禦史中丞徐複會出手,由此看來想斯文解決問題已無可能,必須要動武。
可當陸知心想到動武又有點不安,雖然動武是穩操勝券的,可在動武過程會發生什麼意外真不好說,那個南平王趙鬆蟄伏了這麼多年不會這麼弱勢的。
或許南平王趙鬆在東京汴梁城就布有奇兵,如果調北大營入城參與行動,那動靜又會太大,很容易引發大流血,且南平王趙鬆必定作困獸之鬥,形成僵持就不好了。
陸知心想到這對動武之事就不太確定,就想與人商議這個事情,偏他的兩大幫手都被抓了,他一時之間不知找誰商議好,這麼大的事自然不能隨便找人,稍有不慎可能會被人反算計。
正愁雲滿布,忽聽皇帝氣乎乎的喝道:“這點小事都不要囉嗦了,朕乏了,散朝!”
語罷皇帝拂袖而去。
陸知心看到這非常愕然,皇帝比之前牛多了,之前有那人在也沒這麼牛過,這是怎麼回事?難道這個牛是南平王趙鬆給的?
陸知心還沒回過神來,眾臣已圍了上來,他們沒有第一時間走,似乎是在等陸知心的指示。
陸知心正鬱悶,哪有什麼指示,見眾臣過去隻能敷衍一下。
“各位,既然散朝了,那各位請回吧。”
眾大臣聽到請回心情很爽,他們紛紛跟陸知心告辭,龐賢東亦是如此,他出宮後回了他的樞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