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賢東的話深入淺出,代表了在場高官的心聲,高官們一致附和。
林哲當然得駁斥龐賢東的謬論。
“龐樞密,你這話就大錯特錯了,本朝仁義治天下是不假,可也沒仁義到放縱該死之人,就拿行軍打仗來說,你那位遠房堂後實在是罪大惡意,他這些年在邊關仗著龐樞密你給他撐腰,隻乾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保存實力跟見死不救,林某不殺他不足矣振奮軍心,殺一個小小的龐虎換一次大敗西夏人還是很值得的。”
林哲這話說的不錯也很有道理,魯莽的龐賢東一時還反駁不了。
龐賢東的老搭檔參知政事錢伯華見此情形立刻插言。
“林大人,那兩位經略安撫使呢?他們可是守備邊關的股肱之臣,你豈能隨便殺之。”
林哲看都沒看錢伯華一眼。
“錢大人,你一直悠然呆在東京汴梁城,你怎知他們的壞?他們是在守備邊關,可邊關有他們跟沒他們似乎都一樣,你就不要拿邊關說事了,林某替大宋朝廷收拾他們這兩隻三腳貓很是合情合理,你要是有不滿情緒,麻煩你親自跑一趟北上,你看一看就會明白。”
這什麼話?難道你做的都對,朝中的大臣都不能質疑一下?錢伯華心中甚為不滿,他正想再挑林哲的刺。
皇帝開口了。
“林樞密,你既打了勝仗,朕就要對你進行賞賜,不知你想要什麼賞賜?”
皇帝金口一開,林哲就巴不得了,因為皇帝賞賜裡邊多半有黃金。
中書侍郎郭亦鎮聽到這急了,若再不出言阻攔,皇帝很有可能要大賞了,這大賞一下來誰受的了。
這是賞誰都不能賞他的問題,郭亦鎮此刻顧不得會遭皇帝訓了,他悍然說了。
“官家,請再考慮一下賞賜的問題,林大人此番北上領兵有沒有打勝現在還不能確定,還得大家商榷一下,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隻是沒丟麟州而已,最多算打平。”
郭亦鎮起了一個反對的頭,馬上有大臣附議。
皇帝對郭亦鎮的出言阻止很是不滿。
“郭侍郎,這隻是你單方麵的看法,朕不認同,且行軍打仗這事就是這樣子的,把進攻一方打退就算打贏了,你就不要在這混淆視聽了。”
皇帝駁完郭亦鎮,便一意孤行硬要封賞林哲。
三司使韓秉見郭亦鎮獨木難支對付不了皇帝,忙跳了出來。
“官家,關於賞賜之事不好一人作主,怎麼也得聽聽大家的意見,根據大家的意見來定奪,微臣首先分析一下這場仗有沒有勝,麟州城在林大人北上領兵之際還是在宋軍手中,隻是後來出了紕漏才丟的,林大人重新奪回來最多算打平,就打平這一戰績來看,賞賜完全沒有必要,另外微臣懷疑林大人借北上領兵之際排除異己,朝廷應該好好的查一查這事。”
三司使韓秉甚是歹毒,他不但說林哲無功,反而說林哲利用北上帶兵排除異己,應接受朝廷的調查。
林哲哪裡能忍這個。
“韓大人,你怕是一個書呆子,不懂領兵打仗也就算了,還在這胡說八道?你怎好意思說?”
什麼?我胡說八道?韓秉聽到這個頓時火冒三丈,又跳了起來。
“林大人,請你尊重一下朝野上下,領兵打仗不是兒戲,更不是濫殺無辜,兩位經略安撫使被你砍了,你知道你乾了什麼不,你突破了底線。”
三司使韓秉一本正經的正告林哲,仿佛林哲己被他打倒了一樣。
林哲必須跟韓秉死扛到底。
“韓大人,以前沒做過的不代表現在不能做,殺幾個貪官礙你什麼事了,莫非你也是貪官?你害怕某一天你也有此下場。”
林哲把三司使韓秉比作貪官,這是三司使韓秉不能忍的,氣憤的三司使韓秉當即要衝到林哲麵前欲跟林哲大論一番。
皇帝看不下去了,直接叫住三司使韓秉,吩咐他不要激動,還是要有話好好說的,如果他們眼紅賞賜,那下次北上領兵由你們去了。
沒等高官們有所反應,皇帝話鋒一轉便把賞賜講了出來。
“林樞密北上領兵有功,賞黃金一百兩,鑒於侍衛親軍步軍無都指揮使,朕決定由林樞密兼之。”
什麼?賞了黃金還要讓他兼著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一職?這世上哪有這麼好的事,陸知心當即表態反對,且前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朱強是他斬的,於情於理都不能由他兼著。
中書侍郎郭亦鎮見陸知心明確反對此事,他趕忙強力附和反對。
皇帝有點為難,皇帝也是麻著膽子提這事的,不想跟陸知心理論,便看了看林哲,似乎想林哲出麵駁陸知心。
林哲略停了一會。
“陸中書,不知林某哪不能兼任這個都指揮使,原都指揮使朱強臨陣脫逃被斬,林某就有責任來整訓這支侍衛親軍,必須把這支侍衛親軍打造好。”
儘管林哲理由充分,陸知心卻仍然沒有鬆口。
“林大人,你是從二品,這個都指揮使好像是從五品,你們之間差了六級,你來兼這個都指揮使多少不合適,並且大宋王朝也從來沒有這樣的先例,還有一個,你已經兼任三職了,你再兼的話就會亂套,所以你就彆盯著這些小官小吏了,把朝廷大事辦好就行了。”
林哲亦毫不讓步。
“陸中書,林某這也是為大宋朝廷著想,拿一份俸祿乾三份活,等於是節省了兩份俸祿,現在再兼一份,就節省三份俸祿了,陸中書你其實也可以這麼乾,以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職兼中書侍郎,再兼一個中書舍人,你也可以拿一份俸祿乾三份活了,至於被節省下來的官員直接讓他們告老還鄉得了。”
林哲這話一出,陸知心臉都綠了,讓他兼中書侍郎和中書舍人,豈不是要把左膀右臂撤了,這哪成?
“林大人,你這是擾亂朝政,每一官職的設定都有它的合理性,豈由你說兼就兼的,且中書門下乃朝廷之要害,人手己然不足,還兼?林大人你還是太年輕了,不知治國的艱難。”
陸知心這話分明是在狡辯,一般人聽人若不仔細想,還真就信了。
林哲也不裝了,既然陸知心開始耍賴了,林哲也要耍一耍軟。
“陸中書,你雖貴為中書可也得尊重官家的決定,官家自己的侍衛親軍,官家怎麼就沒有決定權,這朝上是由你說了算嗎?”
林哲開始懟陸知心。
這可是史無前例的大事,在朝中還從未有人這樣懟過陸知心,包括皇帝在內,這位林大人是要造反嗎?
中書侍郎郭亦鎮第一個站出來指責林哲。
“林大人,你怎敢如此說話,中書大人不能給點意見嗎?你如此猖狂,你眼裡還有朝廷麼?”
中書侍郎郭亦鎮生怕自己表現不到位,就想一巴掌把林哲乾翻。
林哲麵對中書侍郎郭亦鎮的指責顯得很平靜。
“怎麼?郭侍郎,在你眼裡陸中書就是老大,連官家都要排到他後麵嗎?你心中居然有這種想法,你這是典型的欺君罔上。”
林哲也不客氣,立刻還中書侍郎郭亦鎮以顏色。
中書侍郎郭亦鎮立刻否認了林哲的說法。
“林大人,請你不要胡亂揣測,更不要牽扯官家,現在談的是你不尊重陸中書的問題,你不要想著岔開話題,對於你不尊重的問題,我們一定要追究到底。”
要追究到底?追你妹去吧,林哲才懶得和郭亦鎮糾纏。
“各位,林某在這要明確一句,官家剛跟你們講的不是在征得你們的同意,而是知會你們一聲,林某從即日起兼任侍衛親軍步軍都指揮使。”
林哲話音未落,眾高官是一片嘩然。
這位林大人究竟想乾啥?口氣這麼大,幾乎比皇帝的還要大了,這是要反客為主造反麼?
三司使韓秉很有脾氣,問了一句。
“林大人,你不錯嘛,北上領兵回來居然可以在朝上作主了,隻不過你把中書門下放哪了?”
“韓大人,那你們又把官家放哪了?官家自己的侍衛親軍輪得到你們作主嗎?”
林哲針鋒相對,一步也不會讓著三司使韓秉。
三司使韓秉霍地狡辯道:“林大人,作為朝廷重臣,我們有責任幫助與防止官家出錯,你作為直接受益人是沒資格就此說三道四的。”
三司使韓秉牙關一緊又甩了一招出來。
林哲一點不怵韓秉,反擊的態度很堅決。
“韓大人,官家已經做出了決定,你們無須多言,如果你們不放心,你們大可以放下身段去侍衛親軍當兵,看林某怎麼整肅這支親軍。”
林哲說著即向皇帝提出建議,緊急廷議開到這差不多了,可以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