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中書,他講他不要錢,他想坐張權知的官位。”
什麼?他想坐張權知的官位?這怎麼可以?咱們怎麼能讓他做這個官位?
眾高官聽郭亦鎮這樣說都吃了一驚,眾高官認為他想的有點美,簡直沒把朝廷放在眼裡。
陸知心很沉穩,又問中書侍郎郭亦鎮。
“郭侍郎,你是怎麼回複他的?他又是怎樣一個表情。”
陸知心很有分寸,問的有點細。
中書侍郎郭亦鎮趕緊答道:“陸中書,下官拒絕了他,他似乎有點惱火,他叫下官不要擅自作主先回中書門下問一下,看大家的意思,下官那一刻隻有離開大理寺來商榷了。”
郭亦鎮的話讓陸知心很是失落,陸知心沒想到林哲會來這一手。
與張尤安背後的人相比,開封府權知這一官職更重要,陸知心決不會讓步。
事情談到這似乎談完了,該散了,畢竟夜己深了。
龐賢東滿懷希望等陸知心那句散場話,卻等來了陸知心要求在坐各位商量如何應對的問題,這太讓龐賢東失望了。
龐賢東忍不住說道:“陸中書,可不可以讓我們回去想,等明日再來彙總。”
陸知心斷然拒絕,他把對林哲的恨全發泄在龐賢東身上。
“龐樞密,你一天到晚在乾嘛,你的手下在挑事,你不管就算了,你還總想著回府,你府裡有寶撿麼?”
陸知心這話辟頭蓋臉,說的龐賢東很沒有麵子,龐賢東當然要反擊。
“陸中書,己經夜深人靜了,此時回府有何不可,況且大家都己經人困馬乏了,回去休息一下很正常,勉強把大家留在這也商量不出一個結果,與其這樣還不如就此回府想。”
龐賢東的話透著對陸知心的不滿。
郭亦鎮很是驚訝龐賢東敢當麵跟陸知心唱反調,他必須出來維護陸知心的權威,加之他本就看龐賢東不爽,此時他不出手更待何時。
“龐樞密,你的看法隻能代表你自己,你不能扯到大家身上,看大家的反應,大家應該還不想走,現在情況有點緊急,他己經欺到咱們頭上來了,咱們就不能坐以待斃。”
中書侍郎郭亦鎮從大家的角度狠批了龐賢東一頓。
錢伯華這回很聰明,他沒有附和龐賢東而是選擇了緘默,這也使得郭亦鎮有點囂張,畢竟除了錢伯華會出手支持龐賢東以外就沒人了。
形勢對龐賢東有點不利,可龐賢東依就不怕,龐賢東沒做出格的事自然不怕,龐賢東眼下首先要對付郭亦鎮。
“郭侍郎,本樞密可沒代表大家,本樞密隻是替大家提一點意見,講咱是血肉之軀,也是需要休息的。”
龐賢東此刻就像一塊頑石狠狠砸向中書侍郎郭亦鎮。
龐賢東不敢惹陸知心,但他對中書侍郎郭亦鎮可就沒那麼客氣了。
中書侍郎郭亦鎮必須回擊龐賢東。
“龐樞密,你話不要講早了,剛陸中書講了,你一天到晚沒乾啥,你好意思提休息嗎?”
中書侍郎郭亦鎮用陸知心的話來還擊龐賢東,這似乎是一個不錯的法子,龐賢東被懟的幾乎無話可答。
郭亦鎮有些得意,他總算懟住龐賢東了,這下龐賢東該消停了。
不想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打破了這一切,中書侍郎郭亦鎮沒法得意了。
不僅如此,中書侍郎郭亦鎮還得起身去看是誰有這麼大膽子來打攪,會前明明吩咐了,任何人不得來打攪,怎就講不定。
門外霍然站看陸知心的小妾丁氏,她這個點來乾什麼?難道陸府出事了?
中書侍郎郭亦鎮搞不清楚,隻能先招呼一聲。
丁氏看到是中書侍郎郭亦鎮開的門,她鬆了一口氣,問:“郭侍郎,咱老爺在裡麵嗎?府中出大事了。”
中書侍郎郭亦鎮一聽就急了,出於對陸知心的敬意趕忙把丁氏迎了進來。
“陸中書在呢,快請進。”
丁氏也不客氣,三步並作兩步便到了陸知心的跟前:“老爺,子勇被抓了,快救救他。”
陸知心正奇怪丁氏怎麼找這來了,現在聽她這麼一說便明白了,陸知心立刻問道:“誰抓的子勇?敢這麼無法無天了麼?”
丁氏神情恍惚,帶肴哭腔的說道:“老爺,是大理寺的人抓的,他們不由分說抓了子勇,老爺你趕快救子勇,遲了子勇怕是要遭罪了。”
大理寺的人?大理寺的人為什麼要抓子勇?陸知心聽聞是大理寺的人抓了子勇,他的態度立馬矮了半截。
“先說一說怎麼回事?把事弄清方才好救人。”
丁氏答道:“老爺,妾也是聽子勇隨從講的,當時大理寺的人押著人犯過來,剛好與子勇在街麵碰到了,子勇叫他們讓路,他們不肯讓,結果雙方發生了衝突,大理寺的人便一擁而上抓了子勇跟隨從,幸虧有個隨從聰明逃脫了,不然連個報信的都沒有。”
“是什麼時候的事了,怎麼才來稟告?”
陸知心責怪道。
這事應該發生在大理寺抄開封府之後,他們在路上相遇產生的糾紛,隻不過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這事很麻煩,大理寺風頭這麼盛,他們會以阻差辦公等幾項罪名來對付子勇,想救子勇頗為不易。
丁氏哪曉得這些,她想了一會,而後說道:“老爺,己經有幾個時辰了,他們都講等老爺回來,可沒曾想老爺公務繁忙,妾這才找上門了。”
丁氏的話讓在場的高官們義憤填膺起來,高官們認為林哲太放肆了。
大理寺開始亂抓人了,他們紛紛表示現在就鬨去大理寺,看大理寺怎麼解釋。
陸知心知道大家是做樣子,忙囑咐大家稍安勿躁,這事他會處理,大家先回府休息。
原來這樣就可以回府休息了,原先為啥怎麼說都不肯,這也太表裡不一了。
龐賢東對陸知心玩這一套很是看不順眼,他想揶揄陸知心一句,錢伯華趕緊推龐賢東走了,彆再沒事找事了,再去惹陸知心不值當。
高官們走後,陸知心這才吩咐郭亦鎮再跑一趟大理寺,隻要大理寺答應放人和暴出張權知背後之人,就可以答應讓林哲做開封府權知。
郭亦鎮聽完陸知心這話整個人愣住了。
原來陸知心也有俯首稱臣的時候,隻是就這麼稱了,中書侍郎郭亦鎮感覺劃不來,這事完全可以跟大理寺較一下板。
陸子勇怎麼說也是一個六品朝廷命官,在街頭與你們大理寺發生衝突也輪不到你們大理寺抓他,你們大理寺明顯違規。
可要是這麼操作的話,陸子勇在大理寺會遭不少罪,大理寺的詔獄一定會讓陸子勇終生難忘。
陸知心正是基於這一點才決定答應林哲的,陸知心必須先救他的小兒子,其他的暫時放一邊。
郭亦鎮體諒陸知心愛子之心,他一句怨言也沒有便踏上了去大理寺的路。這個點林哲不在大理寺,想必他回他新落成的林府去了。
郭亦鎮不管林哲在不在,他反複叮囑大理寺的衙役,今晚你們抓的那位是陸中書的公子,你們可得伺候好了,不然有你們好看的。
你們不要以為你們那位林大人會保的住你們,陸中書暫時對付不了你們那位林大人,但殺你們的家人那就是一句話的事。
大理寺衙役聽郭亦鎮這麼一說,他們自然不敢為難那位陸公子,相反還得客氣對待。
郭亦鎮見衙役聽話這才放心去林府找林哲,而此刻的林哲早己安睡。
秦氏從護衛口中得知中書侍郎郭亦鎮來訪,秦氏有點猶豫,這個點還來真不地道,不過鑒於郭亦鎮是京城的大官,秦氏怕耽誤事還是去叫了林哲。
林哲聽聞又是中書侍郎郭亦鎮來訪,他很有脾氣,穿戴整齊見了郭亦鎮之後把郭亦鎮說了一通。
“郭侍郎,你還有完沒完?大半夜的還讓人睡不睡覺了,你不要以為你不睡覺彆人也不用睡,你要安份一點。”
郭亦鎮被林哲這麼一說頗有點不好意思,隻得苦笑道:“林大人,其實下官也不想來的,隻不過下官有令在身不敢不來,陸中書剛剛得知大理寺抓了陸公子,陸中書特遣下官來問,大理寺為何要抓陸公子?”
郭亦鎮雖是質問,但口氣相當的緩和,他大概知道他凶起來也沒用。
林哲放肆的伸了一個懶腰。
“郭侍郎,這點小事還辛苦你跑一趟,簡直太沒道理了,這隻怪那個陸子勇甚是猖狂,一身酒氣竟敢阻攔大理寺辦差,不明白的還以為他要劫持人犯,這就算了,他居然還敢動手毆打大理寺衙役,打也算了,他還耍賴,這就非常不好了,大理寺實在是忍無可忍才抓的他,己經很給陸中書麵子了。”
林哲的話語中透露這無奈,似乎抓陸子勇是一件極不情願的事情。
郭亦鎮以為有機可乘了,忙說道:“林大人,可不可以給陸中書一點麵子放了陸公子?這樣對你對下官似乎都好。”
“郭侍郎,你想的倒挺美,陸公子那麼猖狂,哪個願意放他?放他出來就是禍害東京汴梁城的百姓,林某不敢放。”
林哲這回沒順著郭亦鎮來,而是嚴詞拒絕了郭亦鎮。
郭亦鎮聽到這不禁愣住了,好一會他才說道:“林大人,不要總講陸公子的不是,要捫心自問一下,自己做的怎麼樣?陸公子畢竟年輕,火氣大也是可以理解的。”
中書侍郎郭亦鎮想替陸子勇開脫,又開始講歪理了。
林哲對此十分的不悅。
“郭侍郎,廢話就不要講了,如果你沒彆的事,林某就要回房睡覺了。”
林哲言外之意就是中書侍郎郭亦鎮你彆妨礙睡覺,你該回就回了。
中書侍郎郭亦鎮聽到這話急了,他趕緊把陸知心的決定講了,然後問林哲條件就這些,你答不答應?
林哲聽完郭亦鎮所講沒有一點高興勁,相反林哲平淡的說道:“郭侍郎,權知才從三品,林某是從二品,林某得做開封府尹才劃算。”
什麼?做開封府尹?你不要太過分了,開封府尹一向是親王才能做的,你配麼?郭亦鎮當即表示有難度,朝堂上絕對通不過。
林哲似乎懂得如何拿捏郭亦鎮了,立馬甩臉給郭亦鎮看。
“郭侍郎,你根本就沒有誠意,既然這樣咱們就不要談了,一切公事公辦就好了。”
中書侍郎郭亦鎮一聽公事公辦,整個人瞬間不好了。
“林大人,不要心急嘛,事是一點點談成的,府尹跟權知其實差不多,都管著開封府,林大人你何必在意這裡邊的微小差彆。”
中書侍郎郭亦鎮還是想做一下林哲的工作。
林哲不耐煩了。
“郭侍郎,不做府尹沒得談,你要是再不肯,恕林某不奉陪了。”
林哲態度堅決,由不得中書侍郎郭亦鎮耍賴。
郭亦鎮見此招行不通,他立刻改口了。
“林大人,行,府尹就府尹,那林大人現在可以放人了嗎?陸中書可等著陸公子回府的。”
中書侍郎郭亦鎮很天真,他以為隻要他答應了,林哲就該放人了。
林哲白了中書侍郎郭亦鎮一眼。
“郭侍郎,你想的倒挺美,這就想林哲放人了,你未免把事情想的也太簡單了,林某的任命詔書不下,那個陸子勇就不可能離開大理寺,並且林某還要定一個期限,明日上午要是詔書還不下,林某一定嚴辦陸子勇。”
林哲一字一句似乎在警告中書侍郎郭亦鎮。
郭亦鎮這才明白林哲不好惹,灰不溜秋的又說了幾句這才告辭。
早上的朝會很沉悶,幾乎沒什麼可說的。
正當龐賢東他們以為可以下個早朝時,中書侍郎郭亦鎮拿了一本奏折出來起奏。
“官家,鑒於開封府權知張尤安落案在查,偌大的開封府不能沒人打理,臣等舉薦大理寺卿林大人兼任開封府尹,相信開封府在林大人的帶領下會越來越好。”
郭亦鎮話一完,朝堂上頓時亂開了鍋,郭亦鎮的話就像巨石入河後激起了一片凶猛的波濤,不單龐賢東他們吃驚,皇帝也吃驚的很。
皇帝還沒來的急表態,陸知心便搶先附議了,陸知心之所以這麼做主要是為了讓反對者閉嘴。
果然,雖然龐賢東他們吃驚,可他們一瞧見陸知心附議,他們便不好開口反對了。
龐賢東他們雖然不知這裡麵有什麼貓膩,但他們可以肯定陸知心這麼做是為了他那個小兒子陸子勇。
皇帝見無人反對,他誇了中書侍郎郭亦鎮一句。
“郭侍郎,你總算乾了一件好事,既然沒人反對,朕就準了,趕快擬旨下詔書吧。”
皇帝生怕陸知心他們反悔,一個勁的催道下旨。
陸知心這一回被拿捏的沒有一點脾氣,他等聖旨擬好後便同中書侍郎郭亦鎮一齊到大理寺宣旨去了。
林哲很懂事,他等聖旨宣讀完了之後便吩咐放了陸子勇,接下來才是重頭戲,需告訴陸知心他們,誰是張尤安背後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