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樞密,你怕是瞎的,你看不到崔郎中的罪責嗎?你若是看不到,林某勸你早點告老還鄉,這也是你對大宋朝廷唯一能做的。”
林哲針鋒相對,沒給龐賢東留一點麵子。
龐賢東火大了去。
“林大人,你怎麼這樣說話?你還有沒有一點分寸?你要是沒分寸,我們就不得客氣了。”
龐賢東悍然對林哲發出了警告,隻是這種警告沒鳥用,多半是一種威脅,可在林哲看來也是必須頂回去的。
“龐樞密,你準備對林某怎麼不客氣?說出來嘛,讓林某害怕一下。”
林哲似乎想捉弄龐賢東,他讓龐賢東把不客氣使出來,可這種場合龐賢東哪能使的出不客氣。
陸知心全身上下都很急,他很想否決林哲的決定。
“林大人,本朝一向仁義,你怎能如此凶殘一次要誅崖郎中三族的人,即便是官家這麼做也是要征詢重臣的意見,本中書不知你哪來的獨斷專行的權力?”
陸知心這話的意思就是講林哲太膽大妄為了。
林哲很認真的聽完陸知心講的,微微一笑道:“陸大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崔郎中罪孽滔天,不但以莫須有罪名誅殺大理寺多名衙吏,還搶奪大理寺衙役的娘子用於送人,這罪行真沒的說,這裡麵涉及三項重罪,抗旨、殺人以及搶人,如果今日林某不嚴懲於他,隻怕以後會有更多的效仿者,大宋朝再怎麼仁義也不能放過這等逆賊。”
“剛林某聽了陸中書的話,感覺陸中書有袒護崔郎中之意,這似乎有點不合適,陸中書怎麼說也是朝廷的從一員大員,雖沒位列極品,但公然袒護一個抗旨的逆賊就很不合適了,且林某不是獨斷專行,而是替官家清理垃圾,順便說一下,林某這個欽差必須等北上巡查完結後才能解除,不問責那兩路經略安撫使,北上巡查結束不了。”
林哲很和氣的向陸知心開出了條件,等於是向陸知心發出了挑戰,讓陸知心的權威受損。
高官們一臉無奈的看著陸知心,希望他能再次力挽狂瀾,把毛頭小子林哲乾翻在地,這讓陸知心的壓力倍增,因為他實在想不出好法子來對付林哲,畢竟皇帝站他那邊,他根本壓不住林哲。
中書侍郎郭亦鎮見此情況趕忙替陸知心解圍。
“林大人,首先陸中書沒有袒護崔郎中,你不得妄自揣測,第二崔郎中所犯之最必須重審,且需交給無關聯之官員查辦,第三兩路經略安撫使乃邊關主帥,豈能憑你一句話就輕易處置,且你這趟北上巡查殺人己經夠多了,還想繼續殺以此來破壞我大宋朝的安定團結嗎?”
中書侍郎郭亦鎮為了討好陸知心也是蠻拚的,他對林哲不會客氣。
林哲對郭亦鎮所說不屑一顧,他輕聲駁斥道:“郭侍郎,你這個下屬就蠻搞笑嘛,為了頂頭上司甚至於連命都不要,林某在這奉勸你們不要看人下菜,更不要想著替逆賊開脫,至於那兩路經略安撫使,正因為他們是邊關主帥,所以必須格外要求嚴格,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否則一旦出了問題就會一潰千裡,郭侍郎替兩位問題多多的經略安撫使講話,是不是收了他們的好處?林某既然是北上巡查的欽差,就應該有處置的權力,如果連這都沒有,那北上巡查巡什麼?是去看他們的臉色嗎?”
林哲很有乾勁的抨擊了中書侍郎郭亦鎮,可郭亦鎮非但不生氣反而挺高興,因為他成功轉移了視線,讓陸知心有台階下了,他有點高興。
“林大人,這隻是你單方麵的想法,顯得你格局特小,作為朝廷命官你得先把格局打開再來看這些問題,你就會發現之前你的想法很有問題,所以我們得奉勸你一句,為朝廷大局著想你必須有所改變。”
這什麼亂七八糟的?還格局?你郭亦鎮配提格局嗎?
林哲此刻就想破口大罵郭亦鎮,不過也隻是心裡所想,真罵的話會突顯無知與愚蠢,林哲自然不會做這種傻事。
“郭侍郎,拜托你有點良知,所謂格局你有嗎?如果你有格局就不會站在這胡說八道。”
林哲這話雖不是罵,但也夠狠的。
郭亦鎮反正受得了,他不怕林哲的攻擊。
“林大人,你消消氣,即便你的如意算盤沒有得逞也不要動怒,動怒易傷身嘛,雖然你年輕但也會扛不住的,再說回我們之間的事,我們之間雖有分歧但還是可以好生商談的嘛。”
郭亦鎮此刻全麵改換了策略,他想用糾纏的方式來對付林哲。
林哲一聽就明白了,林哲才不會讓郭亦鎮糾纏得逞。
“郭侍郎,講多了就沒意思,你彆記恨林某斬了你那個親戚就行了,林某本不想說的,可郭侍郎你品行不高,總喜歡呲牙必報,林某總擔心你會報複林某,林某需要在這裡鄭重說明一下,我們之間是有分歧,但林哲斬你那個親戚完全是按律辦事,希望你格局打開點,彆總想著惡意報複林某。”
林哲的態度很明確,你來糾纏肯定沒好果子吃。
郭亦鎮還是不死心,他就是想拖住林哲。
三司使韓秉不高興了,這樣下去還得了,今日怕是要在這通宵了,在朝堂上站一晚上可不行,人都會站壞去,得想法早點結束才行。
“林大人,現在爭議很大,總這麼耗下去不是辦法,不如擱置爭議以後再議比較好一點。”
三司使韓秉想開溜了,他想的倒挺美,隻是這緊急廷議是你們硬要開的,你們說結束就結束嗎?哪有這麼好的事,林哲必須拖一拖。
“韓大人,官家開始講了,事關重大必須今日落實清楚,你這是要和官家唱反調嗎?且五百人倒在那還等著厚葬,你怎麼能用再議來搪塞他們?若非他們不是你的家人,你就可以這樣漠不關心麼?”
林哲一本正經的批評三司使韓秉,就是不想讓他開溜,隻有拖住這般老匹夫,這般老匹夫才曉得利害。
林哲的心思在場的高官很清楚,他們早盼著回府享受了,總站在這對他們而言就是懲罰。
他們迫切想改變這一切逼林哲讓步,可誰也辦不到,那就隻能退一步要陸知心接受林哲的條件了,但這個更不好辦,哪個也不敢向陸知心開這個口,這個隻有等陸知心自己願意才行。
在場的高官搞不定林哲和陸知心,他們便盯上了皇帝,在他們的印象裡皇帝平時總提退朝的,可皇帝今日就是不提退朝之事。
皇帝今日有點奇怪,不但不提退朝反而特彆強調必須落實那幾件事,這是故意對著乾嗎?在場的高官鬱悶死了。
說句題內話,陸知心其實比其他高官更著急這情形,一個六品小吏眨眼間便到了從二品,且公然跟他叫起了板,他還沒有好辦法對付,由此什麼麵子裡子都丟儘了。
這事講來也奇怪,本來好好的沒什麼事,硬要這姓林的北上巡查,還一退再退讓人家拿了特權,人家順帶便斬了曾侍郎,講一句大實話,如果姓林的沒拿到特權,相信一時半會還斬不了曾侍郎。
更可氣的是這北上巡查,他斬了人不說,還提了諸多要求,並且還要滿足條件才肯卸任欽差一職,這不是坐地起價麼?大宋朝廷什麼時候有這樣的怪事了?
陸知心雖心如刀絞,可他不會讓步,兩路經略安撫使是他的親信,他必須保住他們,他想折中一下。
“林大人,官家很辛苦,可不可以體諒一下官家早點散了。”
陸知心也真夠委屈的,結束一個緊急廷議居然要問林哲。
林哲態度謙恭,說:“陸中書,你太客氣了,林某也想早點散了,隻不過官家發話了,要把事弄清弄好,這是旨意,林某不敢不聽。”
林哲同樣把皇帝搬了出來對付陸知心,跟陸知心做法一模一樣,這讓在場的高官很是氣憤,可他們氣歸氣,卻始終沒人出來懟林哲了,他們之中似乎也沒人管陸知心有沒有掉麵子了。
陸知心不得不有所收斂。
“林大人,時候不早了,有些事可以辦就辦,可有些事還得斟酌,關於兩路經略安撫使進京一事牽扯甚多,最好明日再議了,至於其他事就按林大人說的辦,林大人,你看這樣可好?”
陸知心的這個態度怕是他坐上同中書門平章事以來最好的,然林哲對這個折中方案並不太滿意。
“陸中書,你還是有所保留,這就更要兩路經略安撫使進京接受審查了,不然他們的貓膩會永遠藏著掖著,至於其他事不知陸中書指的是哪些?”
林哲仍是不給陸知心任何麵子,他要問清楚才行。
陸知心聽到這話自然很不爽,他己經放低身段了,姓林的居然不領情,他很是惱火的說道:“林大人,你問的未免也太奇怪了吧,你自己提的事你不知道,還反過來問本中書?”
聽陸知心這話的口氣就知他己經要發火了,可林哲並不害怕。
“陸中書,林某是提了幾件事,第一件是徹查林某遇襲之事,第二件是撫恤五百戰死者及厚葬他們,第三件是歸還二名被搶奪衙役的娘子以及懲罰原凶,不知林某所講的和陸中書講的其他事是否相同。”
這個姓林的也真敢講,陸知心聽完頭都大了,尤其是第三件事懲罰原凶,這是要對龐樞密和錢大人下手呀,陸知心可不會答應這個。
一旁的龐賢東和錢伯華聽這個那是聽的清清楚楚,他倆私下用眼神一交流便準備向林哲發起猛擊了,龐賢東照例打頭陣。
“林大人,你不要欺人太甚,你僅憑崔郎中的口供指證本官和錢大人,這是萬萬不能接受的,且崔郎中己被你斬了,他的口供不能作證了,如果你還要用他的口供來指證本樞密和錢大人,那本樞密也不是好惹的,我們陪你玩。”
龐賢東一點不傻,他懂得利用崔郎中被斬口供己沒用來大作文章,錢伯華見龐賢東言之有理,他趕緊一個勁的附和。
中書侍郎郭亦鎮很會湊熱鬨,他直言林哲這是在毫無顧忌的誣陷朝廷重臣,為維護公義著想必須給林哲以嚴懲。
這不賊喊捉賊嗎?明明天天在踐踏公義,卻偏偏大言不慚說要維護公義?
這臉皮也太厚了,林哲實在無法忍受,他呸了郭亦鎮一頓,順帶把龐賢東和錢伯華也訓了一通。
龐賢東他們很惱火被訓,可他們拿林哲沒有辦法,畢竟他們是做賊心虛,他們得見好就收。
三司使韓秉見場麵混亂,他就想混水摸魚偷偷溜了。
林哲哪能容他溜了,林哲當即大喝了一聲。
“韓大人,還沒散朝你怎敢溜?你是不想活了嗎?”
一句不想活了把韓秉嚇了一跳,自從韓秉坐上三司使的寶座還從未有人敢如此跟他講話,這句話讓他的麵子和裡子折損了不少,他馬上惱火的應道:“林大人,你胡說什麼,本官這是活動活動筋骨,不行嗎?”
“韓大人,你少狡辯,今日要是誰敢擅自開溜,按規矩一律按抗旨處理。”
林哲說著臉一沉,轉身吩咐內侍官。
“官家沒宣布散場之前,誰敢走一律拿下。”
內侍官有點蒙圈,都是這麼大的官,他怎麼敢拿下。
林哲看內侍官有點遲疑,立馬訓斥。
“你若不敢拿,那就拿你,以抗旨罪論處你。”
內侍官當時就嚇壞了,馬上向林哲保證一定拿下敢溜的官。
林哲這把操作直接讓在場的所有高官都看呆了,大家都不明白林哲怎會有如此大的膽子敢命令內侍拿他們,林哲這是要造反麼?
可即便這樣大家還是很無奈,他們隻能再次把目光掃向他們的主心骨陸知心,他們希望陸知心能出麵製止住林哲,讓他們早點回府,畢竟站在這實在是太冷了,會冷出病來的。
陸知心對此同樣沒辦法,這絕對是陸知心的至暗時刻,每當陸知心到這一時刻,他都會顯得六神無主,因為在這他感受不到安全。
內侍省沒有他的人,他若操作不當會被內侍們包餃子,而他之所以能穩坐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這一官職完全是因為北大營在他手裡的緣故,北大營有整整五萬兵馬,可隨時碾壓京城。
再加上他們在京城各部的兵馬,皇帝想不老實都不行。
可現在似乎風向變了,皇帝在這姓林的唆使下逐漸強硬起來,要是連內侍都動了起來,那以後進宮都會有風險。
陸知心必須慎重處理這個問題,以防有人借題發揮。
“林大人,你這是乾什麼?難道你想拘禁我們?”
陸知心隻用了拘禁兩字,且他的態度並不強硬,林哲這下放心了。
“陸中書,林某沒那膽,林某隻是要各位大人守一點規矩,把事談完再走。”
陸知心不信。
“林大人,你說的跟做的可不一樣,就看你剛才那麼凶的喝斥韓大人,我們都有點不知所措。”
陸知心故意把事往韓秉身上扯,他就是想韓秉發彪。
三司使韓秉聽了自然有話要講。
“陸中書,林大人年輕氣盛,官卻越做越大,在他眼裡哪裡還有咱們,咱們以後可得躲著他了。”
三司使韓秉話不多,卻引發了中書侍郎郭亦鎮與他的共鳴,郭亦鎮湊到跟著說道:“陸中書,韓大人,下官早有這種感覺了,林大人官做的越大,就越沒把我們這些老臣子放在眼裡,咱們必須找他討要說法。”
中書侍郎郭亦鎮鬨著要討說法,可他卻不知該如何討,至於其他人就更不知了。
林哲看郭亦鎮還是很鬨騰,他轉身又說了郭亦鎮一頓。
“郭侍郎,你為啥不能消停一下,你一天正事不乾就會躲一旁算計,大宋朝廷怎會出你這樣的人?你不要以為你有大樹罩著,要是大風來了第一個掀你。”
中書侍郎郭亦鎮是幾個高官裡邊最弱的,也是林哲重點打擊的對象,郭亦鎮見林哲這樣說他,他麵子上哪裡掛的住,他也要說林哲幾句。
“林大人,咱們都同朝為官,有必要那麼尖酸刻薄互懟嗎?隻是混碗飯吃,能不能友善一點?”
郭亦鎮很有心機,初聽他的話還會以為他就是一個大好人。
林哲最煩這種兩麵三刀的真小人。
“郭侍郎,如果你真有一顆善心,麻煩你把剛才林某講的三件事落實,否則你就給林某閉嘴,林某再強調一次,各位大人想要儘快回府,就須儘快落實林某剛講的,否則誰也出不了大慶殿。”
林哲再次強調必須落實無疑再次把在場的高官們震驚到了,高官們真的是很惱火,這姓林的真是越來越放肆了,竟敢把他們阻在這。
要知道他們可是大宋朝最有權勢的幾個人,沒想到也會有虎落平陽的時候,他們幾個於是趕緊合計,最後又出了一個折中方案。
這一次除了同意調查林哲遇襲及厚葬事宜外,他們還同意調兩路經略安撫使進京接受審查,至於搶奪娘子之事還是不能認。
也對,事關龐賢東跟錢伯華的聲譽,他倆就算被打死也不會認這個,畢竟搶奪彆人娘子之事太醜了。
皇帝見陸知心他們做了很大讓步了,他很是高興便示意林哲見好就收。
林哲雖不情願但現在能夠逼到這一步己經是大收獲了,再不鬆口到最後可能會兩敗俱傷,林哲便提了這三件事由他全權負責。
三司使那邊隻要拿合理的撫恤出來就行了,等三件事完了再卸任欽差。
眾高官聽到這又有些不理解,可他們真不想再耗下去了,他們完全是看在能儘快回府的份上才勉強答應了林哲。
皇帝興致很高,以林哲在東京汴梁城無府邸為由做了一個驚人的舉動,將豪華的承王府賜予林哲。
這一賜予前所未有,皇帝以前從未這麼大方的賜予過,皇帝的這個決定頓時讓眾高官咋開了鍋。
這裡邊以三司使韓秉最甚,他簡直氣壞了,皇帝才不會理這些人的反應,他把林哲叫到身邊囑咐了幾句便宣布下旨,下旨完後就退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