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書門下議事廳內暖哄哄的。
一臉嚴肅的陸知心聽完中書侍郎郭亦鎮的稟告半晌沒說出話了。
那位拿在手上燙手,扔了又有點可惜的曾侍郎就這麼沒了,還真有點心痛。
從曾侍郎案上看,不過是一點雞毛蒜皮的家事,怎會越鬨越大,到最後居然是斬了曾侍郎,抄了曾府。
究竟是哪出了問題才導致錯誤的一再發生?陸知心覺得很有必要追究一下這裡邊的責任。
“郭侍郎,你昨日為何要答應他的無禮要求,如果不答應,他今日如何斬的了曾侍郎?”
陸知心雖然很是器重中書侍郎郭亦鎮,但他到現在都無法理解郭亦鎮全盤答應林哲提的那些無禮要求。
郭亦鎮若是不答應,哪會有今日之慘事,曾侍郎死的真有點冤。
中書侍郎郭亦鎮就怕陸知心問責這個,他惶恐的很,可既然陸中書書問及了,他隻能如實回了。
“稟中書,下官昨日真的是太想他離京北上了,下官一根筋掉進了一個圈套,那就是他不離京,曾侍郎便救不成,正因為特想救曾侍郎,所以才有點喪失理智,這才著了他的道。”
陸知心顯然不太滿意郭亦鎮這樣的回答,在他心目中,郭亦鎮是最聰明的,怎會犯這麼低級的錯誤?
還有一種可能,郭亦鎮可能就是那個久抓不到的細作。
他和那位林大人聯袂做了這出好戲,這種可能性雖然小,但也是有可能的。
如果這種可能是真的,那就相當麻煩了,陸知心一想到這,心裡不免有些不安。
“郭侍郎,因你這個錯誤導致這麼嚴重的後果,你打算怎麼彌補?”
陸知心雖然器重郭亦鎮,可麵對郭亦鎮犯的如此嚴重錯誤,如果不嚴懲郭亦鎮的話,其他同僚肯定有意見。
郭亦鎮深知陸知心的想法,因此他很樂意接受陸知心的懲罰。
“稟中書,由於是下官的過錯,下官準備儘下官的能力進行彌補,一是準備厚葬曾侍郎,二是準備彌補曾侍郎的家眷,提供足夠的錢物,讓曾侍郎的家眷們衣食無憂,同時下官還有一個不情之請,希望陸中書能給曾侍郎的兒子們謀一個一官半職。”
“郭侍郎,這個可以,你去辦吧。”
陸知心沒有絲毫猶豫,順口便答應了郭亦鎮的不情之請。
郭亦鎮緊鎖的眉頭總算舒展開來了。
“中書大人,這也算亡羊補牢,下官代曾家上下感謝中書大人的鼎力幫助。”
郭亦鎮說到底還是陸知心的親信,陸知心不會把他怎麼地。
參知政事錢伯華暗鬆了一口氣,簡單認為這事就過去了,於是錢伯華跟著也樂嗬嗬的笑了笑。
就聽到陸知心說道:“錢大人,如果本中書沒記錯的話,這個北上巡查之事好像是你提出來的。”
陸知心話頭一轉猛地說起了這個,錢伯華內心為之一震。
“陸中書,是老夫提的,不過老夫的本意是調虎離山,隻要他離開了京城,曾侍郎獲救那就是一句話的事。”
參知政事錢伯華這話很對,說明他的初衷是好的,至於後頭為什麼會那樣發展,還真不是他所能掌控的。
“錢大人,你辦事穩重,在郭侍郎一反常態答應他的無理要求之際,你為何沒能強力反對?”
陸知心見錢伯華第一個答的很好,他馬上問起第二個問題來。
錢伯華對陸知心的第二個問題還真不好答,因為當時可不止他一位高官在場,其他高官未表示反對,他又怎麼好強力反對呢?
“陸中書,當時沒人反對,老夫自然也不好開口反對,加之老夫當時也是一門心思想調他出京城,故此老夫也默認了。”
錢伯華的這個解釋聽上去似乎還行,畢竟當時還有三司使韓秉及龐樞密在場,他們都沒怎麼反對,錢伯華沒反對也很是合理。
可陸知心就不爽了,陸知心沒找著問題的根源,怎會善罷甘休?
“錢大人,你是老臣子了,你怎麼能眼睜睜看著郭侍郎犯錯?其他人沒反對並不代表郭侍郎當時沒犯錯。
看著自己的人犯錯而不強力反對,這本身也是一種犯錯,也是要受處罰的。”
陸知心語氣開始嚴肅起來。
錢伯華有點失落,他沒想到陸知心這麼不給麵子,居然講要處罰他,陸知心以前可沒這麼乾過,那個剛被處斬的曾侍郎有這麼大麵子嗎?
如果有,你昨日怎麼不參加廷議?如果你參加了廷議,郭侍郎能犯錯嗎?
正是因為你沒來,郭侍郎才有機會犯錯,這就是陸知心你的錯了?如果大家都要受處罰的話,你要第一個接受處罰。
錢伯華依脾氣真想把這些都鼓搗出來,這樣的話嘴上是說痛快了,可以後的日子就難過了。
陸知心那人雖然不是小雞肚腸,但也不是宰相肚裡能撐船的人,陸知心日後的打擊報複肯定是有的。
錢伯華為日後的日子好過,隻能選擇妥協。
“陸中書,這麼看來老夫確實有錯,陸中書若要責罰,老夫一定接受且決無異議。”
陸知心看錢伯華認錯態度尚好,便對錢伯華客氣了一句,之後他把矛頭對準了侍衛親軍步軍指揮使朱強。
“朱指揮使,在關鍵時刻你怎麼把兩位大人叫到一邊,造成這麼一個空檔,才導致他對曾侍郎下了手,不知朱指揮使你對此有何解釋。”
陸知心話音剛落,朱強就蒙圈了。
朱強來中書門下隻是來看熱鬨,他以為他和此事怎麼都扯不上,沒想到陸知心馬上就對他發問了。
這真是做的多錯的就多,那些沒露麵的啥事沒有,露麵的和衝在最前麵的反而有大把的錯。
朱強這時很是委屈,可麵對陸知心的發問又不得不作答。
“稟中書大人,末將當時看走眼了,一味的認為當事雙方陷入了僵局,暫時不會有事發生,便想著跟兩位大人私議一下,沒想到讓他鑽了一個空子,此末將到現在都在後悔。”
朱強極力把自己描繪成一個忙中出錯的,他生怕陸知心讓他背黑鍋,畢竟在這他是最弱勢的。
陸知心顯然不滿意朱強的解釋。
“朱指揮使,你的這個解釋有點牽強,因你的失誤造成曾侍郎被斬,你說你要受多大的處罰。”
要處罰?這怎麼行?雖然不是黑鍋,但這個處罰也讓朱強感到夠嗆,朱強有點受不了。
“稟中書,末將一心為公,雖有差錯,末將還是希望中書大人能查清事情,從輕發落末將,末將唯有感激不儘。”
朱強似乎特彆害怕受處罰。
陸中書仍沒看朱強一眼,說:“朱指揮使,錯了就是錯了,錯了便要罰,相比人家曾侍郎把命丟了,你受這點處罰過分嗎?”
陸中書話語中透著不滿,似乎特反感賴皮的朱強。
在他看來,參知政事錢伯華都鄭重表態願意接受處罰,你一個小小的步軍指揮使怎麼敢對處罰有所異議?
且這是要向其他同僚交代的,不處罰一下能交代過去嗎?
朱強卻不理這些,他還是想替自己辯解,不巧的是龐賢東風塵仆仆的闖了進來,朱強隻得收聲。
龐賢東似乎是得了陸中書的知會匆匆趕來的,一進來便問情況。
錢伯華輕輕一說,龐賢東就鬨開了。
“那姓林的算什麼玩意,他怎敢斬曾侍郎?他這麼胡作非為,索性咱們把他也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