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朝堂上的亂(2 / 2)

豐華傳 小眾的讓步 12081 字 3個月前

“郭大人,大理寺這邊的證據等會再講,林某先講一下韓大人在承王遇襲案中的表現,第一韓大人打了承王,第二韓大人霸占了承王府,在官家的乾預下才極不情願的退了出來,第三韓大人和承王關係很差,承王相當忌諱韓大人,在他麵前大氣都不敢出。”

林哲隻簡單講了三點。

郭亦鎮對於林哲講的三點不屑一顧,他就一句話答複林哲。

“林大人,口說無憑,你有證據麼?”

郭亦鎮似乎拿捏住了林哲,什麼都要林哲拿出真憑實據來。

林哲也不含糊,張口即說。

“郭大人,關於韓大人打承王之事,當時林某和錢大人親眼目睹,並且林某做了筆錄,錢大人是簽字確認了的,不知這算不算證據?”

林哲話音還未落,錢伯華急急接口了。

“林大人,你記錄的不是承王打韓大人麼?怎麼變了?”

林哲斜眼看了看錢伯華,然後說了。

“錢大人,以簽字的筆錄為準,你就不要在這信口開河了,至於韓大人霸占承王府一事,這還用說嗎?林某記得上次官家為這個痛斥了韓大人,還有最後一個,這可以去承王府調查,一查就清楚了。”

林哲很輕鬆就打發了錢伯華,讓錢伯華找不著北,可錢伯華也不是這麼容易被打倒,立馬就反擊了。

“林大人,就算你講的都是真的,那也說明不了問題。韓大人在得知承王妃是自刎之後,對承王是有脾氣的,這沒什麼的,他出手打了承王幾下,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韓大人決不會去乾傻事,另外韓大人至始至終從未霸占過承王府,韓大人先前隻是在承王府了解情況,順帶做了一些調查,和霸占承王府扯不上邊,至於說承王忌諱韓大人一事,那就更是誤會了,韓大人身為朝廷重臣,管著一大攤子事,平時的表情肯定要嚴肅的,這不誤會就來了嗎?”

錢伯華極力替韓秉狡辯,雖沒有剛才那麼擲地有聲,但很大程度上幫韓秉劃解了不少質疑,即便韓秉還有嫌疑,但你沒有證據來證明,那就沒什麼用。

林哲先前還想著以韓秉有嫌疑為由,儘量給韓秉辦一個停職待查,現在看來還是大意了,根本沒有考慮周全,以致於讓他們聯手打了一個反擊,即便這樣,林哲也不想輕易就放棄了,必須跟他們據理力爭,不能這麼輕鬆就放過韓秉了。

“錢大人,你簡直是講歪理的老手了,韓大人本來是有嫌疑,讓你這麼一說,韓大人嫌疑沒了不說,韓大人還成了朝廷的股肱之臣,這是哪門子搞法?”

林哲不再顧忌錢伯華,開始正麵指責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錢伯華麵對林哲的指責竟是一點不在意,馬上就和林哲玩記針鋒相對起來,看架勢兩人似乎要爭起來了。

皇帝看不下去了,他忙問陸知心有什麼建議可以結束這一切,皇帝其實是想散朝回後宮了。

陸知心當然知道皇帝的意思,但他並不打算現在就滿皇帝的意,他得先打壓林哲,讓林哲的鋒芒受挫。

陸知心不愧文官之首,他先是裝模作樣講了一通大道理,而後話鋒直指林哲,指林哲不尊重朝廷官員,聽風就是雨,要是讓你的小九九得逞了,那朝廷官員的命都會被整沒了。

陸知心這話講得比較重,林哲卻不打算理會,他也跟陸知心講了一通道理,大致就是韓秉的問題比較嚴重,不能包庇了事,必須儘快處理,否則就會有第二個第三個韓大人出來,這樣的話,大宋朝危矣。

林哲這些話把陸知心氣了個半死,陸知心不由心頭大怒,你小子是不是太猖狂了?仗著皇帝罩著你,連朝廷正二品大員都不放過,你小子是要造反麼?

陸知心臉一黑就準備再次訓斥林哲,陸知心想把林哲按在地上死揍,否則心口的這口惡氣出不了。

皇帝關鍵時刻插言了。

“既然分歧這麼大,那就改日再議吧,朝堂上還是不要傷了和氣。”

皇帝明顯是在為林哲解圍,畢竟滿朝的文武都站在林哲的對立麵上,沒人幫林哲說話。

要是就這麼讓皇帝解圍了,那以後還能乾啥。

錢伯華第一個跳出來對皇帝說不。

“官家,其實哪有分歧,主要是林大人在誣陷韓大人罷了,說到誣陷,誣陷朝廷命官可是重罪,官家必須予以重懲,否則朝綱就會亂套。”

錢伯華今日可能吃了熊心豹子膽,有史以來第一次跟皇帝較勁。

皇帝肯定是不滿的,可皇帝似乎又拿錢伯華沒有辦法,這個時候就該林哲出場了。

林哲必須上去懟一懟這個不知所謂的錢伯華。

“錢大人,你脾氣見長呀,敢這樣跟官家說話,是不是不想混了?還是你已經找好靠山不怕了?”

林哲這個時候也放下了一切包袱。

雖然林哲不知上次錢伯華給皇帝上了什麼樣的密折,皇帝又是出於哪種心思極力掩藏密折。

但現在就是最好打擊錢伯華的機會,也是讓皇帝看清錢伯華真麵目的最佳時機,也許這一刻皇帝的心思就變了,密折自己就出來了。

林哲的心思,錢伯華大致也能猜出幾分了,錢伯華其實並不想上去跟皇帝較勁,隻是密折己交多日,皇帝遲遲未給答複,錢伯華不得已隻能上去說,希望能引起皇帝的關注,把事給辦了。

錢伯華於是更加大聲了。

“林大人,老夫一向安分守已,跟官家那樣說就是希望官家不包庇你,這個你不清楚嗎?”

錢伯華很好的解釋了自己為啥要這樣說,又似乎在暗示皇帝,可不能讓錢伯華陰謀詭計得逞了。

“錢大人,你搞錯了吧,明明是你們包庇韓大人,你居然敢倒打一耙講官家在包庇林某?你這膽子不是一般的大,連官家的話都不聽了,”

林哲一副質疑的口吻,由不得錢伯華抵賴了。

錢伯華處事不驚,幾十年的老滑頭也不是白練的。

“林大人,老夫沒有包庇韓大人,也沒有不聽官家的話,老夫隻是向官家提出合理的建議,這很正常,希望林大人你不要亂講。”

錢伯華理由蠻多,還一本正經的告之林哲不要亂講。

林哲聽了雖有脾氣,但林哲並沒有過多跟錢伯華就這個問題囉嗦,林哲也知道這麼僵持下去也沒多大意義,倒不如散了的好。

“錢大人,既然你肯聽官家的話,那剛才官家講的你也聽到了,就彆扯東扯西了,趕緊聽官家的先散朝,彆隻嘴上說的好聽。得做到才行。”

錢伯華麵無表情,不接受。

“林大人,那麼多的國家大事還沒商量,豈能散朝?就拿大理寺來說,有沒有事需要上奏?上回大理寺遭血洗,就該寫一份詳細的奏折上來,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講清楚,不然大家怎麼清楚大理寺遇襲的,大理寺怎麼吸取教訓防範於未然?”

錢伯華一本正經,又把大理寺遇襲之事拿出來說。

林哲白了錢伯華一眼,就事論事。

“錢大人,大理寺遇襲之事上回就扯清了,你還簽了字的,這事早過了,就這點事你還扯什麼?也難怪你整天很忙,原來扯來扯去儘扯閒事。”

林哲用一個扯字來形容錢伯華,搞得錢伯華很沒有麵子。

錢伯華可不會允許林哲這樣損他,他氣鼓鼓的要跟林哲爭過明白。

陸知心插話了。

“錢大人,小事就莫計較了,他再怎麼講你,你還是你,傷不了你分毫,都胡扯這麼久了,該談正事了。”

陸知心說完,瞟了一眼郭亦鎮,那意思就是叫郭亦鎮出來收拾場麵,至於皇帝想的散朝,也隻能是想一想了。

中書侍郎郭亦鎮很穩重的掃了一眼殿內,而後一本正經在說。

“官家,各位大人,東京汴梁城治安一再惡化,昨晚錢大人又被襲擊,真是太令人無語了,中書門下經過一番思釀,決定追究開封府的責任,將開封府通判程越調離,新通判的人選問題希望各位大人積極推薦,另外吏部尚書一職空缺已有數日,也應及時到位才行。”

原來這個才是朝會要討論的,隻是追究開封府的責任讓一個小小通判來承當,這合適麼?

還有那個吏部尚書一職不是討論過多次了嗎?那個吏部侍郎董平安沒機會嗎?

林哲甚是疑惑,他想看這些人怎麼討論,還有一點就是想看皇帝怎麼對付這些人了。

龐樞密第一個岀言,他推薦樞密院一六品武將許如軍出任開封府通判一職,他的理由很簡單,武將出任開封府通判將極大提高開封府的威懾力,現在的開封府太孱弱了,沒有一點殺氣,以致罪案頻發。

龐樞密的推薦立馬引來了叫好聲,尤其以參知政事錢伯華為甚,錢伯華恨不能立馬批準龐樞密的提議。

陸知心這邊似乎早就商量好了,他們一致推崇龐樞密的提議,隻是皇帝沒有表態,他們也不好任性決定。

終於有人按捺不住了,這個人便是刑部尚書曹百裡。

“官家,武將出任開封府通判,可以說是一大創舉,能極大震懾那些壞人,能徹底改善東京汴梁城的治安,官家你應該要答應。”

曹百裡似乎在給皇帝劃餅,把武將許如軍吹上了天,仿佛許如軍一到任,東京汴梁城就會有很大變化,隻是皇帝沒反應,看情形皇帝似乎不滿意。

這也怨不得誰,先不說武將出任通判這事行不行,要追究開封府的責任怎麼也得算上張尤安,他才是開封府的老大,一名小小的通判怎麼能負?

從這就可以看出陸知心對張尤安的態度悄然發生了變化,不然第一個要追究的就是張尤安的責任。

林哲深知這一點,忙駁斥曹百裡。

“曹尚書,你不覺得通判官小了點嗎?通判能負這個責嗎?你要找擔責的人應該找開封府權知,開封府權知官夠大,才能負這個責。”

林哲不但質疑了曹百裡,且明確告訴曹百裡找錯擔責人了。

曹百裡本就看林哲不順眼,他見林哲這樣拆他的台,他便要說一說林哲。

“林大人,你還是不明白的,因你才入官場幾天,開封府的事情你並不清楚,反觀龐樞密都幾十年的經驗了,經他思慮的事情你整不明白,這很正常,這說明你還須慢慢學習,讓自己的經驗閱曆豐富起來,這樣才能跟上識人節奏。”

曹百裡真是會說,這都什麼狗屁!

若不是在朝堂上,林哲定要臭罵曹百裡幾句,什麼玩意,竟敢提經驗與閱曆,這是你一個豬頭能提的麼?

林哲強壓怒火,然後怒懟曹百裡。

“曹尚書,不聽不知道,原來你還是大宋朝的肱骨之臣,對大宋朝的忠心怕是沒人趕的上你了,至於你的經驗與閱曆更是無人所及,你所在的刑部雖談不上百姓稱頌的好衙門,但至少也是大宋朝楷模級好衙門,多少冤假錯案在曹大人你的細心過問下得以糾正,這麼優秀的你怎麼能在朝堂上指鹿為馬?”

林哲先是一通猛誇曹百裡,讓這位壞事做儘的刑部尚書有些找不著北,而後林哲一口質疑曹百裡在朝堂上指鹿為馬,這更讓曹百裡懵逼了。

這哪有鹿?哪有馬?曹百裡又不好意思問,生怕一問又會顯得自己學識不夠淵博,讓人恥笑了。

曹百裡蒙圈是林哲意料之中的,雖然林哲和曹百裡隻打過幾次交道,但林哲己深深感到曹百裡就是一酒囊飯袋。

和中書門下那般官員很不一樣,中書門下那般官員還有些才華,反觀刑部,從刑部尚書看起,無一不是飯袋級。

也對,刑部要才華乾啥,會用刑會搞錢就行了,其他的並不重要,林哲這會必須把曹百裡的真實麵貌暴露出來。

“曹尚書,彆發愣呀!愣有什麼好發的,趕緊解釋解釋為啥要指鹿為馬?不然大家理解不了你的高深。”

林哲這話一出,眾高官瞬間就明白了,林哲這是拿曹百裡耍寶,要是再不出手乾預,隻怕曹百裡這個飯袋尚書要洋相百出了。

陸知心趕緊打眼色,讓中書舍人陸飛揚上場接話。

陸飛揚不敢怠慢,快速組合好該講的便說了。

“林大人,曹尚書是個粗人,你不能耍詐與他,況且大宋朝的朝堂也不允許耍詐,讓我們詫異的是,林大人你不是和張權知是一條線上的嗎?怎麼現在看張權知不順眼了,想黑他麼?剛好張權知今日沒上朝,你這時機挑得蠻好的。”

陸飛揚短短數句,透露出來的信息可不少,曹百裡就算再蠢也明白了,他被林哲耍了,這還得了,居然敢在朝堂上耍刑部尚書。

要說曹百裡沒有脾氣那絕對是假的,曹百裡此刻好想耍回去,好挽回點麵子。

可曹百裡肚裡確實沒貨不知道怎麼耍,畢竟耍人也是要點水平的,曹百裡隻能是知趣的後退,好讓彆人來。

林哲有些鬱悶,他原以為會是中書侍郎郭亦鎮出來乾預,沒想到會是陸飛揚。

這或多或少是一個信號,陸知心想提攜陸飛揚了,要知道陸飛揚在五品的官位上呆的有蠻久了,想升一級也是可以理解的,隻是林哲不想讓陸飛揚升,他要拖一拖陸飛揚的後腿。

“陸舍人,你哪隻眼睛看到林某在耍詐啦?請你不要在朝上胡說八道,朝堂上也不會允許你汙蔑好人,連傻子都看的出,林某是在誇讚曹尚書,誇讚曹尚書兢兢業業幾十年,為大宋朝的安危出力,你休得在這挑事,挑撥大理寺與刑部的關係。”

林哲底氣十足,他才不會在乎陸飛揚的感受,他就是要陸飛揚難受一點才好。

陸飛揚不受打擊,調整好狀態後再次出擊,準備給林哲一記重擊。

“林大人,傻子都看的出,你那不是在誇讚曹尚書,而是在損他貶他,林大人你這麼說是不是以為大家不敢說你?所以你才這麼有恃無恐,你所做的大家其實都看在眼裡,大家不說不代表沒意見,你千萬不要以為大家會對你一忍再忍,你要小心玩火自焚。”

陸飛揚對林哲來了一通明麵上的攻擊,雖然有些力不從心,但陸飛揚己經儘力了。

今日的陸飛揚狀態著實不佳,偏偏陸知心這個時候點陸飛揚出場,陸飛揚勉為其難上場己經算不錯了。

陸飛揚儘力了,但陸知心不滿足,他認為陸飛揚沒挫敗林哲,他馬上用眼神指使中書侍郎郭亦鎮出場。

中書侍郎郭亦鎮麵對陸知心的眼神有點小高興,陸知心又要他出場,這說明他在陸知心那地位不低。

陸知心啥事都想的到他,這讓他的乾勁十足,相反陸飛揚則顯得有些落寞,陸飛揚有點不甘。

“陸舍人,林大人初入官場一帆風順,接連升了好幾級,心情激動導致態度有些粗魯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是新人嘛,升官升這麼快,難免會有點囂張,咱們要對林大人多一份包容,要慢慢引導林大人往正確的道路上走,切勿操之過急。”

中書侍郎郭亦鎮一臉的和氣,他講的完全是另類的風格,和陸飛揚講的迥然不同,不得不說郭亦鎮的心思遠在陸飛揚之上。

這是明顯的軟刀子,如果林哲性子急,很容易掉入郭亦鎮的圈套,林哲必須小心應對。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