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科研中心,投入自然是巨大的。
而且……
還包含了,幾個大夏的科研公司巨頭的資金投入。
被外界關注也是正常。
“有把握?”
“板上釘釘。”
陸遠笑了笑,說道:“校長,超級科研中心關於項目方麵的事情,您就不用多想,年底之前,絕對會有一項好的科研項目出現的。”
現在,超級科研中心投入的開展的項目十幾個。
拋開詩和遠方的機械方麵、材料學方麵的一些課題研究。
石墨烯、人工智能這兩者,本來就已經有了核心技術突破,現在……也不過是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至於反重力裝置,陸遠覺得,年底之前,應該已經有了些許成效。
“嗯,有這話我就放心了。”鄭雷點頭。
……
……
時間一天天過去。
隨著燕大、水木大學破開口子,其他大學的優秀教授,或多或少的也是開始奔著超級科研中心而去。
超級科研中心的項目的進展速度,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陸遠教授,經過您提供方案的特斯拉線圈,真的利用磁靜位能去改變真空。”
陸遠眉頭一喜:“極點找到了?”
“找到了。”
“單磁極化後會使所有粒子單極的積存,最後會使金屬爆炸性分離,像從未結合過似的。”來自於哈爾濱大學的曲延教授一臉興奮,指了指實驗數據道:
“而且,經過研究發現,在核子的釋出過程中,但並未穿過電子雲,原子核是在電子雲中間的,所以如果你改變了原子核,就會造成結構的變化,製造出一種在正常程序無法產生的合金,而這種合金一但附上數量化的輻射,原子核會持續的釋放一段很長的時間,不繼改變其合金的結構,可維持一年以上。”
陸遠點了點頭:“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在1959年,邦迪、皮拉尼和羅賓森就證明過,靜止物體在引力波脈衝作用下會產生運動,於是間接地證明引力波攜帶能量,並可被探測到,而陸遠腦海中的反重力技術裝置圖紙,就是研究這個方向。
但是,由於引力輻射極其微弱,還不能在實驗室裡發射可供探測的引力波,所以很多東西,也隻是存在假設中。
然而……
現在這一切,都得以解決。
沉吟了一下,陸遠繼續道:“大質量天體的激烈運動,如雙星體係公轉、中子星自轉、超新星爆發,亦或者的黑洞的形成、碰撞和捕獲物質等過程,都能輻射較強的引力波。所以,引力波,可能就是所謂的關鍵。”
雖然陸遠已經知道,最終的反重力裝置,就是通過引力波搞定的,但是自然不能直接跟他們說。
所以,陸遠隻能用假設的方式,告訴曲延教授。
聽到陸遠的話,曲延教授教授陷入了沉思,半晌,方才開口道:“好,那我們繼續沿著引力波這個方向。”
“如果一旦可以,說不定未來飛行器,完全不需要推進裝置,就可以騰空。”
“這是自然。”
電影中的外星飛碟,就沒有所謂的燃料推理裝置。
這些能力,自然是從重力場中獲取能量的模式能量,進而來驅動各種裝置。
具體怎樣,陸遠不知道。
但反重力裝置的出現,絕對是人類飛行器可以在外太空自由翱翔的一個關鍵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