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啊……”
“我覺得這一次陸遠教授舉辦的數學大賽,絕對是為了展示王金秋他們的。”
“清北那些學霸慘了。”
“不至於吧。”研三學生不這樣覺得:“王金秋和肖老二這兩個有實力我不否認,但其他學生,不至於也這麼強,亦或者說他們不至於強於清北那些學霸。”
“這個……”沉吟了一下,帶著眼鏡的研二學生緩緩道:“數學講究天賦,能夠跟一群妖孽在一起學習,亦或者說有陸遠教授屁股後麵,他們的天賦絕對都被挖掘出來。”
“如果沒有天賦,也不可能堅持留在陸遠班級的。”
“所以,我覺得現如今的合工大學數學係第一新生,沒有弱者。”
好的老師確實可以指引、挖掘出來學生的天賦,但絕對有限。
研三的這個研究生不相信陸遠班級沒有弱者。
但這也不重要了。
有王金秋那幾個穩住前幾名,也足夠說明一切了。
“希望合工大學這一次能夠頂得住外界的壓力。”
“如果我們校長贏了,後續我們合工大學作為大夏第一個敢吃螃蟹的,改變升學製度的大學,絕對要載入史冊。”
帶著眼鏡的研二學生推了推眼鏡,也是有些興奮。
身為合工大學的學生,對於自己的母校,他自然是大力支持的。
學校發展越好,他越感覺到驕傲與自豪。
……
……
四月底,五月初。
終於,籌備許久的陸遠數學競賽如期而至。
作為第一次舉辦的陸遠數學競賽,其規模雖然跟丘桐數學競賽、亦或者全國大學生數學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沒法比,但也說得過去。
這一次總共來參加的學生一共一萬餘人。
而對於這上萬人,合工大學都要提供來回車票,住宿。
合工大學的經費已經開始吃緊。
但合工大學仍然咬牙堅持。
這關乎到的是合工大學的門麵。
也是校長鄭雷跟全大夏其他高校校長的一場對賭。
如果合工大學的學生在這一次競賽中沒有取得好成績,亦或者被其他大學學生吊打。
那合工大學以及校長鄭雷,將會成為一個笑話。
但如果合工大學贏了,亦或者說王金秋等一眾學生在這一次比賽中獲得巨好的成績。
那……
合工大學也沒有獲得多少好處。
花費了大量的金錢、人力、財力,也不過是舉辦一場為了證明自己沒錯的數學競賽。
反正。
至少明麵合工大學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因為,原本事情也不過是校長鄭雷想要將自己學校的一批數學係大一新生破格直通研究生,這本就是一個本校的決定,校長也有這個權利。
但……就是因為這樣一個屬於合工大學本校的決定,竟然在各個高校,學術圈,甚至科研圈引起了一些轟動,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滿。
感覺有些滑稽,有些不真實,但事實就是如此。
當然。
很多事情不能隻看是否獲得好處這樣粗俗的一麵。
其實,任何一場革新,亦或者一場變革,第一個‘發表不同意見’的人都沒有獲得好結果,甚至很慘。
但……
如果沒有第一個人勇敢站出來,就不會有導火索。
一切舊的秩序依然陳舊!
鄭雷,就是那個勇敢的人。
而合工大學破格讓‘王金秋’王金秋這批學霸提前畢業,則是大夏教育變革的導火索。
最終變成什麼樣,會不會有益於大夏的大學教育界,目前誰都不知道。
但第一步已經啟動了。
總歸,是好的。
鄭雷或許不會成功。
但總有人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