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這些記者腦海中已經想好了。
不過,陸遠接下來又補充道:“當然,我並不鼓勵這樣的教學模式。”
“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對數學感興趣,也都對學術感興趣。我針對的,亦或者我挑選的,都是一些對數學感興趣,有天賦,並且……願意接受我這種教學模式的學生。”
聽到這話,幾個記者心裡好受一點。
畢竟,他們也都是從學生時代過來的,對於那些有天賦的學生,他們心中也是知道‘特殊’培養,是容易出成績的。
接下來,記者的詢問都是有關那十幾個學生,以及合工大學的一些問題。
王金秋他們並沒有單獨出鏡,僅僅給了一個特寫的鏡頭。
記者很多,每一個記者隨便詢問幾個問題,這一場采訪就已經用了2個多小時。
最後一個問題,還是安省電視台那個女記者提問的:“陸遠教授,我們大夏的學術圈子一直都被‘病詬’,很多優秀的畢業生赴美留學,其中很多選擇留在米國。針對這樣的事情您怎麼看,您覺得您有什麼辦法,可以留住這些辛苦培養出來的人才?”
這個女記者說完,目光看向陸遠一臉期待。
陸遠則是愣住了。
啥玩意?
不說說今天的采訪是針對宣傳合工大學麼?
這是來砸場子的吧?
人才流失,這個話題很大!
也是這些年大夏教育界,學術界很頭疼的一個問題。
不說其他的,單純清北複交這幾個大學,每年有16%的學生選擇赴外留學,其中有70%更是選擇赴美,而這70%中,則是有四分之一選擇留在外地。
四分之一,多麼恐怖的一個數字!
這個話題真的很大。
這涉及到的不僅僅是一個問題,而是整個大夏範圍的科研問題,福利問題,學術問題……
陸遠還真的不敢回答,怕說的不好。
一旁的合工大學校長和幾個院領導也是皺眉,使眼色讓陸遠不要回答這個問題。
因為一個說不好,可能會得罪圈內的人,亦或者引起眾怒。
陸遠當然知道,但是沉默了一下還是道:
“大夏的學術圈子是病了,但並不是病到無藥可治。”
“對於那些覺得外國的月亮更圓的留學生,甚至罵大夏不好的學生,我不做評價,但對於選擇留在大夏的學生,學者,我…很敬佩。”
“他們才是…支撐我們大夏未來學術的棟梁。”
“我們大夏需要他們!”
沉默了一下,陸遠將目光看了一眼教室內王金秋等眾多學生,又將目光看向鏡頭道:
“至於你剛才問我用什麼辦法留住那些赴美的優秀博士生,畢業生,我不知道,這可能需要一個長久的過程……”
“但,如果說是針對我手下的學生,我現在就可以告訴你。”
“我的學生,不會選擇離開大夏。”
“為何?”記者一臉疑惑。
他不明白,眼前這個年輕人為何如此篤定說出這樣的話。
陸遠一笑:“因為我會給他們腿打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