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季隗腦袋爆裂,魏續才停了手,對身邊親兵道:
“清理痕跡,帶上徐大屍體,我們該走了!”
……
一晃到了天亮,嚴政帶著張燕的一眾親兵,終於下到張燕墜馬的懸崖底下。
很快,他們就在怪石嶙峋的石縫中尋到了張燕的屍體。
但屍體麵目全非,摔得已沒有了人樣,一眾親兵跪在張燕屍體旁悲慟大哭。
嚴政也哭得撕心裂肺,淚水和鼻涕流在一起,任誰都不會懷疑是他設計害死了張燕。
按理說,嚴政與張燕是十餘年的生死兄弟,應該是不會背叛張燕的,但人心是複雜的,也是善變的。
當年,嚴政兵敗真定投靠張燕時,他確實感激過張燕。
但隨著時間,這份感激會慢慢變淡,而張燕不知是出於何種原因,給了嚴政一方頭領的名號,卻未給嚴政一兵一卒,隻讓嚴政做個倉庫管事的工作。
這點,自然讓嚴政心存怨念。
而怨與恩往往是反向的,怨會隨著時間越積越深,恩卻會越來越淡。
當日在洛陽,呂布叫他嚴渠帥時,徹底點燃了嚴政心底多年對張燕的積怨。
當呂布說隻要他敢想,就願意助他時,嚴政禁錮在心底的野望瘋狂成長,他想要代替張燕,掌控十餘萬黑山軍。
於是,嚴政與呂布達成協議,呂布助他弄死張燕、掌控黑山軍,而他嚴政就投入呂布麾下。
如今,嚴政暗地裡已被呂布敕封上黨太守,以及高都侯的爵位,隻要嚴政掌握黑山軍大權,就會將官職公諸於眾。
不過,張燕之死也是自己作的;他與誰合作不好,偏偏想著與呂布合作,呂布是什麼人?
那是吃人的虎。
如果,張燕像曆史上那般與曹操合作,說不定最終還能得個善終。
但這個世界,因為趙雲的蝴蝶效應,已完全偏離了真實曆史,而張燕也落了個淒慘結局。
嚴政堪稱影帝的哭戲結束後,與一眾親兵護送張燕的屍體前往天井關。
至於為什麼不返回泫氏,而跑去天井關?
是因為嚴政還需做一件事,他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落燕山距天井關已經很近,不到中午,嚴政就護著張燕屍體抵達了天井關下。
天井關駐將叫張白騎,聽這名字一看就是個諢號。
此人姓張,真名未知,是一個愛白馬癡狂的家夥,所以給自己弄一個白騎的名號。
關城內,張白騎愁眉苦臉,今天他的白馬胃口不佳,所以他很難過。
於是,張白騎跑到馬廄裡陪著愛駒,心疼道:
“大白啊大白,都給你說那種事情不能放縱,你就是不信,現在好了,搞成了這副模樣!”
說著,張白騎對候在馬廄邊的兵卒,煩躁道:“還不把這些母馬弄遠點,它們倒是滋潤,可害苦了我的大白!”
就在兵卒忙不迭牽走廄中十多匹母馬時,一名將領打扮的漢子,急匆匆跑來。
“渠帥,出大事了,將軍墜崖身亡,就在關門外!”
張白騎目瞪口呆,在黑山軍中能稱將軍的唯有張燕,而身為首領的張燕怎麼就墜崖身亡了?
而且還在關門外?
張白騎實在難以消化這個消息,不做思考的向關門跑去。
一見到張燕屍體,嚴政就向張白騎泣訴張燕墜崖的經過…..
聽後,張白騎感傷不已。
隨後,嚴政說為了完成將軍的遺願,我們應該追回魏續。
張白騎感覺很有理,告訴嚴政,魏續是今早離開天井關的。
於是,張白騎不假思索地帶著張燕的屍體去追魏續。
魏續因之前大軍停在天井關外,所以才剛開拔不久,很快就被嚴、張二人追上。
魏續看著張燕屍體,虛情假意地說,本來他非常生氣張燕怠慢他,但未曾想張燕為了追回他不幸墜崖身亡。
所以,魏續非常感動,義不容辭地要完成張燕抵禦趙雲的遺願。
隨即,魏續下令後軍變前隊,向天井關開進…
而張白騎,還在張燕身死的悲痛中,根本不做思考就放兩萬河內軍入關。
見河內軍進入關城,魏續與嚴政不著痕跡地對視一眼。
然而,就在魏續與嚴政得意之時,天井關北門外疾馳來一伍黑山軍斥候,伍長十萬火急道:
“將軍在何處?卑下又要事稟報,常山都尉陳宮率大軍殺入上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