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田豫疲敵(1 / 2)

何茂以極快的速度奇襲長子城外賊兵營地,兵力分散的季隗根本毫無招架之力,被殺得倉惶逃竄。

城外這麼大動靜,自然驚動了城中的白袍軍。

早就憋了一肚子火氣的蘇由,當即點齊麾下白袍軍殺出城外。

而這時,圍城的八十處賊兵紛紛自發支援大營,正好被蘇由襲了後。

蘇由一逮著賊兵,就狂衝猛殺,宣泄被黑山賊伏擊、被黑山賊圍攻的怒火。

另一邊,何茂已殺潰營中賊兵,遂掉頭迎擊支援營地的賊兵,這就與蘇由對賊兵形成了夾擊之勢。

八千賊兵雖然人數多於蘇、何二將,但心理狀態和裝備與白袍軍根本不是一個層次,在被前後夾擊之下,戰心瞬間瓦解,四散而逃。

但何茂、蘇由沒有就此打住的意思,對逃竄的賊兵窮追不舍,殺得賊兵狼奔豕突,屍橫遍地…

直到天色大亮後,蘇、何二將才喝令窮寇莫追。

隨後,二將收攏兵馬返回長子城外,並在賊兵營地獲得了上萬石糧草。

雖然糧草不多,但何茂心頭大定,有了這批糧草,他麾下兵馬短時間就不會成為長子城的負擔,那麼就達到了他增援長子城的目的。

…..

另一邊,季隗一路南逃….

在一天後,逃到了上黨南部泫氏城外。

“你說什麼?白袍軍殺到了長子?”

泫氏城外,張燕一聽季隗說遇襲大敗,頓時勃然大怒。

當日,張燕放棄攻打長子後,布控上黨西北大穀道和東部壺關,以此控扼白袍軍來援上黨。

而他則率領麾下最精銳的五千黑甲軍,與當日在羊頭山埋伏楊成、魏越的左校,合兵攻打泫氏城。

前文說過,泫氏城地處上黨南部盆地北端,是上黨南北兩個盆地相通的必經之地,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戰國時期,著名的秦趙長平之戰就在泫氏境內打的,可見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而今,魏越在羊頭山中伏後,退守泫氏城,也就相當於扼住了張燕通往南部盆地的咽喉。

所以,張燕要想遷麾下百萬民眾進入上黨南部安置,就必須拔掉泫氏城,或者圍住泫氏城,令魏越無法乾預遷民眾入上黨南部。

之前一到泫氏,張燕就對泫氏城發起了數次攻城,但毫無進展,還損兵折將。

於是,張燕選擇圍困泫氏城,從而牽製魏越,護麾下民眾順利南遷。

但現在,季隗在長子城外大敗,不僅讓長子城增強了防守能力,還會危及南遷隊伍,因為長子也是民眾南遷的必經之路。

季隗一臉羞愧地跪在張燕麵前,垂頭辯解道:

“末將想著於羝根、羅市他們六人守在大穀和壺關外,所以就一心盯著長子,未曾想白袍軍深入,都沒有得到任何消息!”

張燕氣得半死,這裡麵雖有羅市等將失職,但季隗占主要責任,因為身為將領居然對外界耳聾眼瞎,連探馬都不外放一個,焉能不敗?

怒火中燒的張燕真想對季隗軍法處置,但想到季隗是他心腹,又心有不忍,嗬斥道:

“遭此大敗,爾不自省,反倒一心推卸罪責!來人呐,拉下去重打三十軍棍,以儆效尤!”

季隗感激地看了張燕一眼,任由黑甲兵卒將他拖出大帳;若真論軍法,此敗他是要掉腦袋的,三十軍棍雖然也能打死人,但也要看什麼打法!

季隗吃敗仗,其實就像打工人犯了重大過失,最終兜底的還是老板。

軍帳中,張燕愁眉緊鎖;季隗大敗,長子城不僅沒了肘掣,兵力也得到增強,而他第二批南遷隊伍已從上黨北端沾縣出發,很快就會路過長子。

屆時,沒有肘掣的白袍軍豈會視而不見?必定出兵截殺。

“混賬!”

張燕一拳砸在身前帥案上,真是越想越窩火!

現在,他手上已經沒有多餘的兵力可用,但長子這個窟窿又不得不補。

看來隻能將攻打高平關的掾哉,調去長子了!

掾哉,黑山軍將領之一;原本埋伏在壺關外的深林中,後來張燕見奪關無望,便將其派去攻打上黨西南的高平關。

如今,掾哉還在去高平關的路上。

…..

上黨西北,涅縣境內。

田豫率八千兵馬,大張旗鼓向上黨進兵…..

出乎於羝根三將意料的是,白袍軍斥候沒有像之前那樣捕殺他們的斥候。

以至於,賊兵斥候很快將白袍軍殺來的消息,傳遞到了涅城。

於羝根三將不假思索地認為,白袍軍要來攻城了,當即喝令全軍上城準備戰鬥。

命令一下,數萬賊兵緊張地準備起來,但田豫行軍就像烏龜在爬,整整一天,還沒有走十裡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