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地域的飲食,都跟當地的地理環境有著很大的關係。
東北苦寒,所以要重油重鹽,油水足的話,鹽也要夠,因為吃得清淡了,抗不住凍啊。
顯然這種飲食,雷老板和他的小蜜就受不了,反倒是一道拌蘿卜絲讓他們吃得挺歡,再就是那碗大米飯,一個個吃得跟餓死鬼投胎一樣。
這話說起來好像是在吹牛逼,不過還是得說,這邊的大米是會發光的,特彆是在燈光底下,簡直就像後期加了特效一樣。
大興安嶺不產水稻,但是旁邊的黑吉遼都產呐。
最有名氣的當屬五常大米。
但是,不吹牛逼的說,東北任何一個地方產出的大米,質量口感都不差。
隻是五常那一帶因為氣候、水土等原因,質量更勝了那麼一點點。
電飯鍋做出來的米飯挺好吃的,柴火鍋做出來的米飯更好吃一些。
最好吃的米飯,是用大鍋蒸出來的。
我告訴你咋蒸,取一鋁盆,淘好米,加水沒過一個指節。
八印大鍋裡放水,放上簾子,把淘好米的鋁盆放到上去,蓋上大鍋的蓋子,架火,慢慢地,硬蒸!
還是不吹牛逼的說,蒸出來的米飯顆顆飽滿,晶瑩如玉,燈光下還有一種很潤的玉質反光。
如果非要有形象的比喻,那就像十八歲小姑娘的嫩腰,軟、潤、糯、彈,還甜。
到後世,哪怕在東北農村,也很少有人這麼蒸米飯了,費時費力費柴火,哪有電飯鍋省事兒。
有條件的可以試一試,蒸出來的米飯真的不一樣。
印象中,好像隻有大興安嶺林區裡頭,這麼蒸出來的米飯更好吃一些。
可能跟大興安嶺這邊不缺好柴,好柴生好火,好火蒸好飯有很大的關係吧。
南方樂意吃米粉,屬於米的一種深加工,可能跟他們的米不好吃有關係吧。
生長期短,米質鬆散……其實也挺好吃的。
但是吃慣了東北的米之後,再吃南方那種米,總有一種垮垮拉拉,還有點剌嗓子的感覺。
孫寶明一邊炫飯一邊全力戒備。
幸好,沒啥見識的雷老板隻顧著炫飯了,大米飯吃了足足三碗。
這年頭,大興安嶺這邊的飯碗叫做二大碗。
啥叫二大碗呢,就是比正常的碗大,但是比海碗又小,一碗能裝四到六兩飯。
雷老板撐得靠著櫃子直哼哼,一邊哼哼一邊去解腰帶。
他那個小蜜啊喲啊喲地揉著肚子,然後崩的一聲,衣服上的扣子飛了,露出了白白的肚皮。
她的肚皮倒是沒啥好看的,就是在大興安嶺這地方,有皮大衣算個屁啊,裡頭不穿個棉襖線衣啥的,她特麼的不冷嗎?
一看吃完了飯,孫寶明趕緊把人帶走去鎮上住招待所,生怕走晚了會被唐河他們給整死到這裡。
孫寶明勸了雷老板半宿,可是雷老板死活都不肯就這麼走,非要打一隻虎不可。
他不但要打,還要親自進山去打。
孫寶明整的沒招沒落的,索性一跺腳,明天早上就算是硬扯,也要把他拽走了。
早上迷的糊的聽到隔壁有動靜,他還以為雷老板和小蜜在扯犢子呢,翻了個身接著睡。
可是馬上,他又驚坐而起,連衣服沒穿就衝向隔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