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投機倒耙(1 / 2)

唐河這一聲通輯,讓古金木的臉色大變,武穀良和大成子眼睛嘚兒地一下亮了。

至於杜立秋,他忙著在桌子底下,鼓鼓揪揪地摸人家孫梅梅的大腿呢,潘紅霞也沒功夫答理他們,在桌子底下狠踹杜立秋,桌子底下,比桌子上麵還熱鬨。

“胡金林吧,你不往寧古塔那邊跑,咋還想到跑大興安嶺來了?”

唐河這一聲胡金林,頓時讓這男人內心絕望到了極點,早年間,投機倒耙都有槍斃的,現在又嚴打了,死定了。

古金木喘了兩下,然後笑道:“兄弟,莫要玩笑啦!”

“玩笑個屁啊,彆人不認識你,我可認識你,胡總啊,你可是一個時代的傳奇啊!”

唐河的話,讓男人最後一點希望也破滅了,他是真認出來了。

沒錯,八大王之一,五金大王胡金林,一個時代轉折中的縮影,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這個八十年代滾滾大勢的方向,甚至不客氣地說,在改革開放這段史書上,都能記上一筆的人物。

都說南商北匪,南方人精明,擅於精商,北方人,特彆是東北人保守,肉喂到嘴邊都不吃,就知道混黑的。

其實實地走一趟就知道了,南方那邊一是人多地少又靠海,有經商的環境,最重要的是,地少啊。

七山二水一分田,還有不修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

靠種地全都得餓死,不做生意,不想辦法向外走掙命,能行嗎?

東北這地方就不一樣了。

六幾年那會,東北也沒咋餓死人,糧食雖說都上交國家了,但是邊邊角角的種點啥就夠吃成飽,山裡要點,水裡撈點,倒也餓不死。

再加上東北局不太聽上頭擺愣,不管是出於啥考慮吧,找蘇修借了糧……

東北的沒落,根兒就在那會埋下的。

胡金林能成為八王之一,也不是個簡單人物,看著唐河的臉色,覺得沒有敵意,甚至還有一種很熟悉的感覺,那是一種超越了時代的碰撞。

隻是多了幾分安穩,少了幾分冒險的狠勁兒。

唐河笑道:“胡哥,你真沒必要隱姓埋名,你到大該上喊一聲你是胡金林,你看誰認識你!”

唐河這話不假,東北有自己的一套文化圈子,現在又是老大哥,對死命撲騰的南方並不關心,巴不得國家能養自己一輩子呢,瞎折騰個雞毛啊。

胡金林那種商業冒險精神又冒出來了,“兄弟,那你看……”

“生意做得,鄉親們逮個野雞套個兔子什麼的,也能有點額外的收入,可是,你有錢嗎?老胡啊,你好像就帶了兩千塊跑路的吧,這都一年了,花得差不多了吧!”

胡金林當時就臥草了,他咋啥都知道?

胡金林索性也不裝了,“我帶了兩千塊出來的,不過現在嘛,有兩萬了!”

要不咋說人家是年產值百萬的王霸級人物呢,跑路的時候,捎帶手的都成倆萬元戶了。

“一手錢,一手貨,概不賒欠!”唐河說道。

這年頭的商人,都沒啥信譽可言,八大王也一個鳥樣。

“曬乾做臘味!”

“沒那個心情,你可以到周邊的農村去雇人乾嘛,老胡啊,這可是在東北啊,摳逼嗖嗖的勁兒,在這裡行不通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