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秋恩就作為徐秋劍的大兒子,在這個家紮下根。
徐秋芳不覺得秋恩是他們家對秋恩親生爹娘的救命之恩,隻覺得這孩子生來就是對她失去孩子的安慰,是對她的恩賜。
因此,從小秋恩就覺得母親極為寵愛他,隻是有些過於沉重的關注,讓他有時感覺到煩惱。
直到秋恩都上初中了,徐秋芳生下一個妹妹,這種過度的關注終於有人分擔。
等秋恩成年,要去參軍,徐秋劍才特地趕回來一趟,幫秋恩改名。
在改名前,父子倆關起門談了一夜,兩人都紅了眼眶。
徐秋恩就成為聶秋恩,去部隊服役去了!
徐佳從小就知道哥對她很好,雖然奇怪為什麼大哥突然改了名字,但這不影響他們一家人的關係,隻要聶秋劍休假,就會大包小包帶東西回來,裡麵都是給家裡人的禮物。
徐佳上大學的時候,大哥轉業,在親自送她讀大學以後,工作還和以前一樣,有很長時間不能回家。
徐佳繼承了爸媽心地善良的特點,對身邊的朋友和同學也特彆好,她就像一個小太陽,照耀著身邊的角落。
所以徐佳一出事,為她著急的同學想方設法要幫忙,本來人在醫院一天天虛弱下去,醫院沒有辦法。
徐秋芳趕來在醫院眼看女兒越來越虛弱,打電話給聶秋劍尋求幫助。
聶秋劍聽了描述已經知道是什麼情況,正跟上麵申請,徐佳就被她同學從醫院偷出來,去看鄉野醫生了。
都是大學生,本不該這麼迷信,但是徐佳和學校裡發生的事,讓他們世界觀都動搖了,再加上青秧也是他們同學,說起家鄉的事言之鑿鑿,本著能試試都要嘗試一下,總不能在什麼都乾不了的醫院等死吧!他們租了一個麵包車,就將人帶來了苗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