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四合院沒了賈家,賈家的房子也就空了,易中海或許可以據為己有。
雖說賈家的房子不大,好歹也是個瓦房,若是能據為己有,可是一份家底。
賈張氏現在沒個工作,又是農村戶口,按理來說把她送鄉下沒問題,但賈張氏肯定不乾。
以賈張氏的性格,若要她把送鄉下,她肯定要死要活。
“棒梗怎麼辦?”傻柱問,他也不反對把賈張氏送鄉下。
“棒梗還有個媽。”易中海淡淡說。
“但棒梗和範大強合不來。”傻柱皺著眉。
傻柱還是比較了解棒梗的,知道棒梗的性格犟。
如今,秦淮茹是範大強的媳婦,要讓棒梗去秦淮茹那,也就和範大強一起生活,棒梗肯定不乾。
因此,若是強製性把賈張氏送鄉下,等棒梗出來,很可能要出事。
但易中海的想法和傻柱卻不一樣,他覺得棒梗就是個孩子,一個小孩子能鬨出什麼大事?
至於賈張氏要死要活,也不用管,都是嚇唬人。
見易中海在琢磨著把賈張氏送鄉下,傻柱也不再多說了。…
……
賈家,賈張氏在納鞋底。
靠著每天納鞋底,也能掙點錢,勉強維持賈張氏的溫飽。
當看到在院子裡愁眉苦臉的易中海,賈張氏就暗暗發笑。
她賈張氏不照顧易老根就很正確,畢竟易中海都要愁眉苦臉,讓她張大妞來,這不是要她的命嗎?
生活在一個四合院,賈張氏當然知道易中海已經入不敷出了。
這下,賈張氏也有話說了,不是她不想照顧易老根,實在是能力有限。
當然,彆人也不是傻子。
自從易老根成了植物人,賈張氏就想著離婚。
不過,這年代要離個婚可並不容易。
街道辦也一直沒同意賈張氏和易老根離婚。
此時,要說賈張氏最後悔的,就是讓秦淮茹嫁出去。
當初就該拿出錢來收買範大強。
隻能說賈張氏錯估了秦淮茹對賈家的重要性。
本以為秦淮茹帶走兩個賠錢貨,賈家的日子能好過,卻沒想到會這樣。
於是,賈張氏就後悔死了。
但現在後悔已經是太晚了。
沒了兒媳,老伴又倒下。
至於孫子進了少管所,這反而是減輕了賈張氏的負擔。
如今,賈張氏滿腦子就是弄錢,還有就是等棒梗出來。
隻要等棒梗長大了,她賈張氏肯定能有好日子。
賈張氏認定了棒梗長大會有出息。
用賈張氏的話來說,棒梗打小就聰明,至於兩次進少管所都不是棒梗的問題,而是壞人太多了。
小孩子不懂事,就是順點東西又有什麼?至於送少管所嗎?
所以,賈張氏沒少怨天尤人。
原劇中,因為有傻柱和秦淮茹,賈張氏的日子可是舒坦,不愁吃喝,還有養老本,每個月買止疼片。
甚至賈張氏吃個粗糧都抱怨,就是吃的太飽,吃的太好。
至於傻柱對賈家的付出,賈張氏嘴裡還罵著,而秦淮茹從廠裡拿了些李懷德的豬肉回家,賈張氏能說李懷德是個好人,卻是是非不分。
傻柱要娶秦淮茹時,賈張氏死活不答應,哪怕傻柱喊她媽也沒用,但傻柱一說每個月給她幾塊錢,頓時這老虔婆就眉開眼笑了。
雖然賈張氏沒易中海虛偽,但她可是心壞。
看到易中海愁眉苦臉,賈張氏在家卻是幸災樂禍。
然而,賈張氏卻不知道易中海已經在考慮把她趕回鄉下了。
要是知道易中海的打算,賈張氏現在肯定得意不起來,估計就慌了。
時間流逝著,天色也開始黑了。
賈張氏在家做了晚飯,就是兩個窩頭,還有一碟鹹菜。
當賈張氏在家吃著晚飯時,易中海家已經吃完了。
而吃過晚飯之後,易中海就去了前院。
到了前院,易中海先去了閻家。
估計易中海是找閻埠貴。
賈張氏也看到易中海去了前院閻家,卻也沒在意。
賈張氏還覺得易中海該和閻埠貴學習學習了。
閻埠貴窮算計,但也正因為他會算計,閻家的日子才過得去。
要是閻埠貴不會算計,又沒人接濟閻家,閻家可能早就餓死人了。
如今,易中海已經入不敷出,雖然還有不少存款,但如果像閻埠貴一樣算計,沒準就不會入不敷出了,情況也會比現在好不少。
吃過晚飯,賈張氏眼珠轉著,她又在琢磨著如何和易老根離婚了。
可惜易老根是個植物人,這就讓賈張氏離婚難了。
要是易老根好好的,賈張氏想要離婚還會容易不少。
也正因為易老根是個植物人,街道辦首先就不會批準。
民政局那邊也肯定不會給賈張氏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