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守歲(1 / 2)

"

雖然還沒過年,但已經有了點年味了。

四合院裡十幾戶都開始采辦年貨,小孩子們更是盼著早點過年。

就說年貨,三大爺家買了點花生瓜子,還有芝麻糖,再就是兩條魚風乾。

傻柱整了個豬頭回家。

這年代的豬頭算是比較便宜,但也是要肉票的。

至於一大媽,準備了幾斤白麵,還有一些臘肉。

劉海中家,二大媽買了一隻雞。

就連許大茂也買了點豬肉回家。

如今天冷,就是多買點肉也不怕放壞了。

而林向東和婁曉娥也是準備了年貨,雞鴨魚肉都有,還有白麵,大米,以及一些時令蔬菜。

大冷天的,能吃到點綠色蔬菜也是難得了。

從臘月二十五開始,家家戶戶的夥食就明顯比平常好了些,炒豆腐皮的炒豆腐皮,吃雞蛋的吃雞蛋。

到了二十六,幾乎是家家蒸饅頭。

家裡困難的,吃著窩頭和饅頭,把饅頭當菜,窩頭就是乾糧。

過年之前這些天,林向東幾乎忙的腳不沾地。

既要放電影,還要弄地龍,再加上采辦年貨。

終於,也是忙好了,林向東可以好好休息一番。

按照這年代的習俗,二十三是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麵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就吃個團圓飯守歲。

不過,大家夥的日子都苦,習俗什麼的,意思一下就差不多了。

過年也就是熱鬨熱鬨。

小孩子都盼著過年,而很多大人可是發愁。

畢竟過個年是熱鬨了,但花銷也大,過年吃一頓乾的,過完年就吃稀的,

轉眼,已是三十晚上了。

院子裡一個人也沒有,大家夥都在家。

不對,聾老太太被接到易中海家了。

此時,各家都是歡聲笑語。

今天,四合院裡是家家包餃子。

中午時,婁曉娥和麵弄餃子皮,而林向東則是準備肉餡。

晚上,林向東兩口子也就餃子下麵。

老話說餃子是元寶,麵條是線,銀線穿元寶,越過越驁。

正所謂入鄉隨俗,身處這個年代,林向東可不能不合群。

……

中院,易中海,一大媽,還有老太太,三個人也吃著餃子麵。

傻柱和何雨水沒過來,但也說好了,大年初一湊一起吃。

易中海也和林向東說過,希望林向東兩口子也湊個熱鬨,但林向東沒答應。

林向東準備初一去老丈人家拜年。

就著餃子,易中海喝了一口從供銷社買的老燒散酒,頗為愜意。

有道是餃子喝酒,越過越有。

忽然,易中海的神色一愣,看向外麵,卻見傻柱端著一碗餃子去賈家。

秦淮茹站在家門口,很自然地接過傻柱給的餃子,臉上笑容燦爛。

傻柱和秦淮茹有說有笑了幾句,然後才轉頭回他自個家。…

順著易中海的目光,一大媽和老太太也都看到了。

一大媽歎了口氣,要是傻柱是她兒子,她肯定好好教育,但畢竟隻是鄰居,為了養老,她其實心裡也支持傻柱和秦淮茹湊一對。

易中海眯著眼,心裡卻是在盤算著。

老太太是氣的沒胃口了。

“真是個傻柱。”老太太放下了筷子。

看到傻柱犯傻,老太太氣也氣飽了。

然而,老太太雖然是把傻柱當親孫子,真心為傻柱好,可她到底是外人,很多話也不能說,不然就兩頭不是人了。

就是傻柱認了老太太為乾奶奶,老太太也還不能想說什麼就說什麼。

另外,老太太對秦淮茹也沒多大意見,她知道秦淮茹不容易。

年紀輕輕就沒了男人,攤上個惡婆婆,又要養三個孩子,這個苦她老太太懂。

所以,老太太理解秦淮茹。

不過,老太太還是把秦淮茹想的簡單了。

要是老太太知道原劇中秦淮茹的所作所為,肯定就不是現在這麼的想法。

……

“小當兩個,棒梗四個。”賈張氏在家份餃子。

賈張氏自己的碗裡也是四個餃子,而秦淮茹碗裡就一個。

雖然秦淮茹賺錢養家,但她在這家裡的地位還真是不高。

小當一臉的不高興,哥哥四個餃子,她就兩個,而且她的兩個餃子很明顯還小一點。

秦淮茹歎了口氣,把她自己碗裡的一個餃子給了小當。

儘管秦淮茹也重男輕女,但也沒太偏心。

見秦淮茹把餃子給小當,賈張氏也沒說什麼。

棒梗大口的吃著餃子。

不一會,棒梗已經把四個餃子吃完了,卻還是喊著餓。

“傻柱也是,不知道多送幾個餃子來。”賈張氏歪著嘴。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