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君,這些是大家的一些心意,都收下,收下。”
院子裡擺滿了新年禮物,大包小包的。
“來都來了,這麼客氣,都進來坐,都坐。”趙琛邀請道。
“武安君,這次來,主要是給您拜個年,來,各位。”
眾人都起身拜道:“先生,新年好。”
“大家新年都好。”趙琛回應道。
“武安君,我們一路來的時候,看見這滿街名為春聯的東西,是您寫的?”孔鮒問道。
“是我寫的,怎麼了?”
“武安君,這春聯,您也是第一個寫的吧,還有那字,很漂亮,從來沒見過如此簡潔,好看的字,這樣的字,我覺得才能為國家的字。”
“哎,這話孔先生,不可亂說啊,這秦篆是陛下定的,這字,咱們寫寫得了。”趙琛笑道。
“武安君,話是沒錯,但是。”
“孔先生,彆想了。”
趙琛這次是並不想讓皇帝下令再次統一文字,而是潛移默化,用時間來慢慢代替,從民間推廣,然後再到上層,大家都用,你不可能不用啊。
最後,皇帝也隻能用簡體字了,原來的文字就會被完全淘汰。
簡體字本來就是先進的,先進的東西出來了,淘汰落後的,很正常。
“你們可以自己看看,按照我的文字,然後去改造秦篆,這事兒,可不亞於修書的功績啊。”趙琛說道。
眾人麵麵相覷,這才明白,趙琛是在給他們一個機會。
“謝武安君。”
“好了,都不用謝了,你們自己改好了,給我先看,明年,我走了後,留著,我回來看,沒什麼問題,你們內部先用這個交流,然後,再逐步往外邊傳播即可。”趙琛說道。
皇帝肯定會知道這個事,他也明白,皇帝肯定不會再下令一統文字。
趙琛就這樣潛移默化,能讓這種新字體,完全被全國人民接受,這比強行一統文字都刻骨銘心。
“過完年,各位,你們也要走馬上任了,趙某也在此預祝各位,官運亨通,政績斐然。”趙琛說道。
“武安君,我們定會不負所望。”王堅堅定道。
“隻是,不知道,這名單咱們要去往何處。”繼續問道。
“這事啊,我也沒打聽清楚過,都是李斯在搞。”趙琛說道。
“這,武安君,這李斯商量這事兒,你不參與不太好吧。”有人說道。
“沒什麼不好的,這大秦各地,哪裡去不得,都是當官,不管去哪裡,隻要你們保持自己的本心,把你們自己那一畝三分地治理好了,誰敢說半句不是?”趙琛訓斥道。
“武安君,說的是。”
這一句話,趙琛聽出來了,有些人不滿意了,肯定會覺得他不上心,沒把他們放在心上。
“武安君,在下,先走了。”
“我也是。”
“家裡還有事。”
一個個的,走了好幾個。
“武安君,這,不太好吧,他們?這一走,怕是不會再去了,這人本來就不多。”孔鮒說道。
“走就走吧,這種人,在也是平庸之輩,這點苦都受不了,將來也隻會是驕奢淫逸之輩,不如提前清理了。”趙琛笑道。
“武安君,言之有理。”
趙府外。
“哼,還儒家首領呢,我看,就是個老粗,隻會打仗。”
“不止呢,還是個商人,身為讀書人,跟一群下九流的商人混在一起,能有什麼好。”
“對,在他心裡,我們恐怕還沒那群商人地位高,從來沒把我們放在心上,這群傻子還看不清形勢,留在那裡。”
“不如,投奔李丞相算了。”
“對,投奔丞相。”
鹹陽宮。
皇帝拿著一副抄下來的春聯,一副秦篆版,一副簡體字版的。
“陛下,這是武安君新寫的。”趙高說道。
“放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