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像其他家的,比如商,這個時代,重農抑商,提商業那真的是自己找死,皇帝都不會同意考商。
至於科學技術,趙琛隻能先全歸於農,而武將那邊,還有匈奴和百越,軍功爵製還有存在的必要,他有感覺,解決這兩個不遠了。
最好的改革是一步步走,不能一步邁個大步子,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去改。
“趙大人,這農,律,大家都能接受,而這儒,大秦先君可對這儒家都不太友好啊。”有人反對道。
“我知道各位對儒家有些微詞,但是還記得嗎,我為儒家重新做了一個理想,為萬世開太平,這萬世就是大秦之萬世,我讓儒家忠君,隻忠大秦的君,儒家經義中的周禮分封全部被我去了,可以放心考,而我,會賦予儒家新的理解。”
趙琛信心滿滿道。
“趙琛,朕,給你權力,讓你去選,去做事,但是,朕要你絕對的忠誠,儒家,朕,向來不喜,但是你改造的儒家,朕,很喜歡。”秦始皇先是警告,又是誇獎。
改造後的儒家作為兩千年的統治者的思想統治工具,皇帝能不喜歡嗎?後世哪個皇帝不喜歡,特彆是朱熹把三綱五常搞了出來,那更喜歡了。
但是趙琛不會搞這個,太禁錮了,特彆是女性。
散朝了,他要去給那些人宣布這個消息了,要想來,那就考試,憑自己的實力,彆想著魚目混珠,渾水摸魚。
他一個人孤獨的走了出去,後邊的群臣都直勾勾的看著他,他仿佛成了一個孤臣。
這群人並不是他想要的,他想要的是那群新興力量,隻要把他們培養起來了,自己就是天下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