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等著本王吧!(2 / 2)

大唐悍王 北堂軒 2882 字 3個月前

為此孟昭圖也勸說他回轉長安,因為大家清楚,李傑一走,能夠站在城樓上震懾全軍的人隻有李儇這個皇帝自己!

但李傑心中此時心態已變,目的已經不是如何保住長安了,而是如何消滅黃巢的大軍!

如果僅僅是為了解圍,任由黃巢從容退出關內,再任其發展壯大,荼毒天下,隻怕就算他有遠超這個時代的曆史認知也是無能為力。

所以,必須聯絡更多的人馬,將長安城外變成黃巢的死地!

他有個不成熟的計劃,而黃巢卻在無意間幫他解決了大半,若是不能抓住這個機會,隻怕大唐即使渡過這次危機,下一個危機也隨時可能到來。

"為了大唐!"

送走了赫連青和那三萬渠兵,李傑隻在絳州待了一天便繼續北上。

隨著他不斷向北,沿途所有州府都得到了他的王令。

征糧征兵,有蒲州那幾大金庫的錢帛托底兒,不用白不用,隻要糧草兵力到位,將長安和同州間的兵道糧道打通問題就不難。

黃巢的幾十萬大軍的確令人膽寒,但還沒有將偌大長安圍成鐵桶的實力。

當他來到距離太原僅有幾十裡外的一個小鎮時,終於等到了追趕而來的三上兄妹。

帶回來的消息憂喜參半。

憂的是鄭畋雖然擺脫了黃巢的挾持,但鳳翔兵力先是因為增援潼關折損了不少,之後隴右各軍鎮的大小節度使們還在持觀望態度,響應勤王的並不多,目前隻集結了不足兩萬人。

由於這些人大大小小都懷著各種心思,很難將之擰成一股繩,鄭畋權衡之後,為了穩妥,他打算臨時征調一部分駐守在雁門關的邊軍。

這次帶了書信,就是請求李傑能夠同意這件事情。

當然,這書信一分為二,還有一封已經送進了大明宮。

李傑想了想,如今正值年關嚴寒,吐蕃大雪封山,一般隻會在秋後才會冬侵,於是就同意了。

喜的則是高思綸在同州與赫連青合兵之後,鄧天王果然絕了圍困同州的心思,當天就將大軍撤回潼關,老老實實地給黃巢看守退路。

而正因如此,赫連青一點不客氣地驅使兩萬沙陀奴兵頂在前麵當炮灰,用損失了七千奴兵的代價,有驚無險地突破了黃巢設在啟夏門外的防線,將十萬石極為珍貴的糧草運了進去。

“呼!”

李傑鬆了一口氣。

十萬石的糧草並不算多,但十天半月最少不會餓死人。

而最主要的就是士氣會得到極大的鼓舞,加上赫連青帶進去的兩萬人馬,長安之危暫時得到了解除。

而還有幾天就是年關了,年關一過,隨著天氣轉暖,雙方將重新回到當初的起點之上,勝負的天平已經開始向大唐傾斜。

他看了看遠處,那裡就是太原。

李家的龍興之地,大唐的北都所在。

而再往北就是塞外韃靼,那裡有他極為想要得到的一支精騎,這是在他計劃中掃平大唐諸多藩鎮的班底之一,也是讓大唐重歸盛世的第一步。

他又看了看東方。

那裡同樣有著一塊極為難啃的骨頭—盧龍李可舉!

隻要能將這兩股勢力收歸麾下,就有了縱橫大唐南北的底氣,有了打破這一百多年藩鎮割據最為鋒利的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