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慧是郭璿和唐啟明唯一的女兒,夫妻倆將其視作掌上明珠、心頭肉,恨不得把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都給予她。
唐文慧和鄒國豪的婚禮,郭璿和唐啟明更是為其大擺宴席三天三夜。
唐文慧在婆家隻要有一點兒受委屈,郭璿就會像雞媽媽護小雞仔似的護著。
次子唐文貴從小特彆懂事,乖巧聽話又勤快,是父母乾活的好幫手,不過他不愛學習。
長大後,父母給他安排了一門婚事,他也欣然接受,十分順從。
郭璿和唐啟明對他們的兒子唐文貴十分疼愛,將公司的大部分股份都分給了他。
然而,三子唐文友結婚後,性格變得好強且固執。
他認為父母對財產分配不公,時常與父母爭吵不休。
麵對這種情況,郭璿不得不考慮將公司股份重新分配的問題,於是對唐文貴的股份做出了一些調整。
此外,四子唐文軒從小就頑皮搗蛋,經常惹事生非。
他不僅打架鬥毆,還破壞鄉下的莊稼,讓老師們無可奈何,隻能長歎短噓。
儘管唐文軒聰明伶俐,但由於缺乏正確的引導和教育,他的未來似乎已經被毀了。
後來,唐文軒離開了家鄉前往d都,郭璿和唐啟明幾乎忘記了他們還有這麼一個兒子。
相比之下,五子唐文龍則成為了郭璿和唐啟明夫妻晚年的心頭肉。
夫妻倆對這個最小的兒子疼愛至極,視為心頭肉一般珍視。
唐文龍自幼性格敦厚,為人誠實且順從,儘管備受父母寵溺,但除了有些許懶散之外,品德良好。
眾多子女之中,郭璿內心深處最感愧疚的便是唐文龍。
他得到的公司股份最少,讀書的機會也最少,年紀輕輕便跟隨唐文軒前往d市闖蕩生活。
而在戀愛、婚姻方麵,唐文龍亦未讓父母操心。
至於生子之事,更是無需郭璿費神。
郭璿與唐啟明商議著該如何彌補唐文龍所受的委屈。
平日裡家中開支龐大,六個子女中,隻有唐文軒夫婦時常為郭璿購置物品,或給予金錢支持。
其餘子女,皆持“父母富有,不缺錢財”之態度,甚至妄圖從父母處獲取更多的財物。
當日,郭璿與唐啟明身著楊洋為他們購買的衣物,由唐文龍親自駕車回到娘家。
郭璿在兩位弟媳麵前大肆炫耀,對這位孝順乖巧的小兒媳讚不絕口。
“姐,還是你幸福啊!你的子女個個都有出息,不僅會掙錢,還懂得孝順你們,經常給你們買各種各樣的東西。
看看你現在,穿著這麼漂亮的衣服,真讓人羨慕。”大弟媳看著郭璿身上的裙子讚歎道。
小弟媳也附和著:“是啊,你看這條裙子,應該是絲綢的吧?摸起來好光滑呀。
而且這顏色很適合姐呢,姐穿上這條裙子,感覺都年輕了十幾歲。楊洋真是太有眼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