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我覺得媽住在鄉下,挺不錯的。”
一旁的張雲青見張翠翠一直數落呂永瓊,情緒還有點激動,就對張翠翠的態度有點不滿了。
“媽在這兒能種種地、種種菜,既能鍛煉身體,又能享受收獲的快樂。
養養雞、養養鴨,不僅能自給自足,還能感受鄉村的寧靜與和諧。
閒了的時候,媽還能約上幾個老太太一起去城裡趕集,或者串串門兒,這樣悠閒自在的生活多好啊!
而在城裡呢,到處都是高樓大廈,跟被關在籠子裡似的,真讓人覺得憋悶。
城裡的街道上車來車往,吵吵嚷嚷的,讓人心裡直發怵,感覺特彆陌生。
關上門,誰也不理誰。
走出去,就算跟鄰居麵對麵,那也是誰也不認識誰,沒啥信任,更沒啥交流。
可鄉下就不一樣啦,一家有事,全村都來幫忙,那可真是充滿了溫暖和友愛。
媽媽就住在鄉下,這兒空氣可新鮮了,大家也都熟絡,環境可好了。
生活呢,有忙的時候,也有閒的時候,鄰裡之間常來常往,心情那叫一個舒暢,身體也更健康呢。”
張翠翠聽了,回應說:“聽你這麼一說,住在鄉下好像啥都好啊!”
張雲青解釋說:“鄉下有鄉下的好,城裡也有城裡的妙。每個人的需求和喜好不一樣,所以選擇居住的地方也不一樣咯。”
呂永瓊表示:“我個人覺得還是鄉下比城裡好點。”
張翠翠聽了立刻反駁道:“那是因為你不喜歡城裡嘛。”
呂永瓊接著說:“反正我就是不喜歡城裡,城裡規矩多、講究多,到處都是高樓大廈,車也多,路也多,紅綠燈一個接一個。
每次過馬路都提心吊膽的,出門在外,到處都長得差不多,連回家的路都難找。”
張雲青抬起眼眸驚訝地看著呂永瓊,沒想到呂永瓊在城裡才待了幾天,就有這麼深的感受,還能說出這麼多道理來。
她突然覺得呂永瓊好聰明,好有文化。
要不是受了那個年代和家庭的影響,她肯定是個學霸,哪會像現在這樣,是個沒文化、不識字的老太太喲。
想到這兒,張雲青不禁感歎道:“媽,你可真行!要是你生在我們這個時代,說不定你就是個女博士呢!”
呂永瓊被誇讚後,臉上綻放出如陽光般燦爛的笑容:“哈哈,我就是個大字不識幾個的老婆子,可算不上什麼女博士喲!”
“對對對,鄉下可美啦,您就在鄉下好好待著,哪也彆去。您就彆操心他們在城裡過得咋樣啦,照顧好自己就行。我會常回來看您的。”張翠翠邊說著,邊剝了個橘子遞給呂永瓊。
張雲青拿起一截甘蔗,心滿意足地嚼著:“這甘蔗真甜呐!”
呂永瓊吃完橘子,也拿了一節甘蔗啃起來,邊啃邊問:“青青,這麼長時間了,你們有沒有去看過春兒呀?又要過年了,也不知道他回不回來?”
張雲青回答說:“前幾天我給他打電話了,他說會回來,等學校放假就回來。”
其實,張雲青和唐文軒去學校看過張春兩次,可張春總是躲著不見。
不過,對於他們給的生活費,張春倒是欣然收下。
唐文軒覺得張春有些反常,派人調查了一番,沒發現有什麼異常,也就沒再管了。
呂永瓊吐出甘蔗渣,問道:“那過年,你們要回來嗎?”
張雲青也吐出甘蔗渣,回答道:“還不確定呢。”
今年是張雲青回到錢家的第一年,錢老夫人要求張雲青在錢家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