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梅搖了搖頭,歎氣回答道:“我也不知道那是什麼藥。我去另外一家醫院也檢查過,也沒有檢查出來,吃了他們開的藥還沒有用,還是要吃李醫生開的藥。”
這時,餐廳那邊傳來郭璿的喊聲:“吃飯了!”
唐文貴一邊站起身來,一邊感慨地說:“走走走,吃飯了。這個疫情,把人弄得好久都沒有好好吃過一頓飯了。”
嶽蘭芳笑著說:“我們還好,疫情這段時間,我們天天在家裡弄吃的。”
王蓉接話道:“食材都沒有,你們怎麼弄吃的?”
嶽蘭芳得意地笑了笑,說道:“我平常買菜時,喜歡多買一些放在冰箱裡。
至於素菜呢,趙成虎的女兒從鄉下給我們送了些過來,我們基本不缺吃的。疫情期間,我們的生活沒有受到影響。”
唐文慧接著說:“你們倒是安逸,我們稍微隔得遠了些,菜都沒得吃的,超市都搶空了。
不過還好,我平時也喜歡囤一些食材,生活也沒有受到太大影響。”
王蓉歎口氣說:“我們就不一樣了。唐文貴喜歡吃新鮮的,平常吃多少買多少,不喜歡囤食材,我們的冰箱平時都是空的。疫情期間,我們除了吃麵,還是吃麵,大部分時間都在吃麵。”
唐文清感慨道:“哦,這次疫情解除了,好多人家都在放鞭炮慶祝啊。”
“城裡不是不允許放鞭炮嗎?”唐文貴疑惑地問道。
“鄉下和郊區可以放。”唐文清解釋道。
“你什麼時候去鄉下了?”唐文貴好奇地問道。
“昨天,去鄉下談了點事。”唐文清回答道。
大家圍坐在餐桌邊,邊吃邊聊。
郭璿看著麵前桌上的美食,掃視了一圈,突然想到了唐文龍一家三口,略顯遺憾道:
“文龍他們沒有回來,要是他們回來,我們一家人就聚齊了。不知道他們春節會不會回來?”
郭璿的話立刻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唐文軒。
唐文軒夾菜的手收了回來,看了一眼大家,不緊不慢的說:“他們回娘家了,要過完春節才回來。”
郭璿臉上劃過一絲失落,問道:“是回雒城還是d都呀?”
唐文軒隨意道:“當然是回d都咯,過完年也該上班了。”
聞言,郭璿臉上的失落感更加明顯。
張雲青心細,知道郭璿這是想念小兒子一家了,接話道:“過完年,等文龍他們回來d都,就先讓他們回雒城,回家裡一趟。”
郭璿立刻應道:“嗯,好。”臉色明顯有了好轉。
唐文軒側頭向張雲青,投來感激的眸光,要是可以的話,他真想狠狠地親她一口。
唐家人不太能喝酒,一餐飯很快吃完。
張雲青不想與唐家人有過多的交流,放下碗筷,便帶著唐雨沫上樓去了。
唐文軒則去忙工作了。
按照生活習慣,唐啟明每天中午吃完飯都要午休,郭璿偶爾也會午休。
自己家裡人湊不了牌局就去外麵湊牌局。
不願意出去的就在家裡閒聊。
郭璿、嶽蘭芳、唐文慧、王蓉、林雪梅留在客廳看電視。
電視裡正在播放女記者采訪安來鎮居民的直播現場。
大家邊看邊聊。
“這幾天一直在播這個新聞呢!”
“就是,真不知道有什麼好報道的。”
“這些記者們真是吃飽了沒事乾啊!”
“還不如多關心一下民生問題呢!”
“是啊,現在社會上還有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呢!”
幾人議論紛紛,對這場直播並不感興趣。
可是接下來,她們又對這個直播表示了不同的看法。
安來鎮是距離紅安原始森林最近的一個小村鎮,這座小鎮依山傍水,不僅風景秀麗,而且空氣清新,負氧離子豐富,堪稱一座天然氧吧。
因為環境宜人,所以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普遍長壽,人均年齡普遍都在80歲以上。
由於當地經濟發展落後,年輕人大都選擇外出務工,隻留下老人和孩子在家裡種地。
深冬時節,安來鎮剛剛經曆了一場大雪,雪後的安來鎮被裝點得銀裝素裹,宛如童話世界一般。
雖然雪景很美,但氣溫卻十分寒冷,街上的行人並不多。
就在此時,一名記者正在安來鎮唯一的超市門口采訪一位大媽。
“阿姨,您好啊!我們是電視台的記者,想采訪一下您,可以嗎?”
女記者熱情地向這位大媽打招呼,並說明了自己的來意。
然而,這位大媽顯然對“采訪”這個詞感到陌生而緊張;
她看著眼前的話筒,心裡充滿了恐懼與不安。
她一句話也不說,隻是伸手推開了記者的話筒,然後轉身朝著超市走去。
記者並沒有放棄,她緊跟在大媽身後,用溫和的語氣說道:“阿姨,您不用這麼緊張。
所謂采訪呢,其實就是我想和您說說話,像朋友一樣,聊聊您的日常生活。”
大媽聽到這句話後,微微抬起頭,有些緊張地瞥了一眼記者,臉上露出一絲戒備之色。
但她依然沒有開口說話,而是繼續快步往超市裡走。
“阿姨,聽說疫情期間你們這裡來了一位神醫,一個美麗的女神醫,是她救了你們,你能跟我聊聊神醫嗎?”
大媽聽到“神醫”二字,身體猛地一震,停下了腳步,緩緩地回過頭來,一雙眼睛死死地盯著記者。
眼神中透露出極度的憤怒與不滿,仿佛要將記者生吞活剝一般。
她的臉上肌肉緊繃,牙關緊咬,整個人進入一種高度戒備的狀態,充滿了攻擊性。
那副模樣,好像隻要記者敢說出任何一句對神醫不敬的話,她便會毫不猶豫地撲上去,狠狠地教訓她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