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張雲青抱著唐雨沫走到客廳門口時,屋內突然傳來李曉梅怒不可遏的責罵聲:
“張勝男,你沒吃過這些東西嗎?你簡直就是餓死鬼投胎轉世!誰的東西你都敢要?立刻給我扔出去!”
話音未落,緊接著便是袋子被重重摔落在地的聲響,隨後傳入耳中的便是張勝男撕心裂肺的哭泣聲。
那哭聲充滿了無儘的悲傷與恐懼,令人心碎不已。
“哭哭哭……就知道哭,沒骨氣的家夥!彆人家的東西你也敢要?想要就去爭取屬於自己的東西,唯有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才是值得擁有的。”
頓了頓。
“一個不知從哪兒撿來的野雜種,居然如此忘恩負義,不僅強占了他人的家產,還在這裡假惺惺地做善事。
妄圖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大善人,真當彆人都是傻瓜嗎?哼!我們可沒那麼好糊弄。”
又頓了頓。
“野種就是野種,簡直無恥至極!整天故作清高,裝出一副好人模樣,真是不知羞恥……”
後麵的叫罵聲愈發不堪入耳,與張勝男的哭泣聲響作一團,讓人難以分辨。
聽到這陣吵鬨,正在廚房忙碌的呂永瓊趕忙走了出來。
她臉上滿是酸楚與無奈,隻能默默地看著張雲青,輕聲說道:“青青,彆去理會她。”
張雲青轉頭凝視著母親,眼神中帶著審視,似乎想從她身上找到答案。
“媽,李曉梅總是這樣欺辱您嗎?甚至連我也不放過……”
“唉……”呂永瓊長長地歎息一聲,轉身回到廚房,繼續準備午餐。
張雲青則緊跟其後,站在廚房門口,若有所思地問道:“媽,難道說親生子女和領養的孩子真有這麼大的區彆嗎?”
她緊緊盯著呂永瓊,留意著她每一絲表情的細微變化。
過了好一會兒,呂永瓊仍未答話。
張雲青忍不住再次開口詢問:“難道說,你對我的真實身份心存芥蒂?”
見對方依舊保持緘默不語,她接著追問道:“那麼……當初你究竟為什麼要領養我呢?既然如此在意這一點,又何必要將我留下呢?”
麵對張雲青連珠炮般地質問,呂永瓊始終一言不發。
此刻,她心中同樣充滿疑惑與不解——為何會選擇收養張雲青呢?
回想起當年初見時的情景,當張洪發懷抱著滿臉褶皺、毫無血色的張雲青回到家中時。
望著眼前這個可憐的小家夥,呂永瓊不禁聯想到自己剛剛離世的女兒。
於是,便毫不猶豫地做出決定,將其視作親生骨肉一般撫養長大。
至於其他方麵,她從未深思熟慮過。
甚至,如果不是羅世文和羅世友無意間,揭開這個深埋心底的秘密,恐怕呂永瓊早已將這段往事,淡忘得乾乾淨淨了。
然而,至於其中緣由,她自己也很茫然。
留下張雲青,並無特殊原因可言,或許僅僅是因為潛意識裡將她視為自己已逝女兒的替代品罷了。
而此時,李曉梅的謾罵聲仍不絕於耳:“放著自己親生的孩子不去倚靠,反倒寄希望於一個毫無血緣關係、從外麵撿回來的棄兒……”
頓了頓。
“你腦子是被門夾了,還是被驢踢了;還是進水了,還是老年癡呆了?”
李曉梅像一頭發怒的母獅般,在房間內咆哮著、怒吼著,聲音震耳欲聾。
她將自己緊緊地反鎖在屋內,似乎想要與外界徹底隔絕。
張雲青終於忍無可忍,她緊緊的抱住唐雨沫,徑直走向李曉梅房間的窗戶下方站定後,高聲喊道:
“嫂子,李曉梅,您彆再這樣指桑罵槐的了!如果您有任何意見或者不滿,可以出來當麵講清楚。
隻有大家心平氣和地溝通交流,相信沒有什麼問題是無法解決的。
您現在躲在屋子裡不停地叫罵,並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啊!”
張雲青的一番話終於讓屋內安靜了下來。
張雲青在窗外默默等待了許久,但始終未見李曉梅有絲毫出門的跡象。
無奈之下,她隻好抱起孩子回到廚房。
剛踏進廚房,張雲青便迫不及待地向母親呂永瓊詢問道:
“媽,李曉梅究竟是咋回事兒呀?我何時招惹過她呀?為何她要如此針對我呢?
不僅如此,她還在外邊四處散播謠言,惡意詆毀我的名譽!”
其實,關於李曉梅在外造謠誹謗之事,呂永瓊早已有所耳聞。
畢竟,謠言這東西就如同決堤的洪水一般,一旦蔓延開來,便難以遏製。
那些整日遊手好閒、文化水平相對較低的村民們,向來對各種謠言和八卦都津津樂道。
誰家發生點啥事兒,總能成為他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麵對這眾口鑠金的局麵,呂永瓊無能為力。
她無法堵住悠悠之口,也難以改變現狀。
她隻能默默地聽著,彆無他法。
張雲青的問題讓呂永瓊陷入了困境,她皺起眉頭,重重地歎了口氣。
明明隻有五十出頭的年紀,但此刻的她看起來卻像是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太太一般蒼老。
滿臉都是深深淺淺的皺紋,一副老態龍鐘的模樣。
\"唉,不曉得她是從哪兒聽說,新達公司和那棟彆墅又重新回到了你的名下,所以她現在想把公司和彆墅要回去。\"
呂永瓊無奈地歎息著,連切菜的力氣似乎都沒有了。
張雲青嘲諷道:\"她的消息倒是蠻靈通的嘛,她居然還敢有這種想法!想要回公司和彆墅?
她是因為什麼沒了公司和彆墅的,難道她都忘了嗎?
現在這公司和彆墅,可是我費了好大勁兒,才把公司贖回來的。
她一聽聞到風聲,就動起歪腦筋來了。她的臉皮還真夠厚的。\"
張雲青嘲諷的笑了笑,麵對呂永瓊,無奈又苦澀。
呂永瓊也是十分無奈,歎氣道:\"哎,可不是嘛!昨晚你們前腳剛走,她後腳就找上門來,讓我轉告於你,說要你把公司交還給他們,還說公司本來就是張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