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順慶府的府衙,楊起獨自一人來到書房,讓並傳下命令,任何人都不見。
楊起心中很矛盾,不知道以後,該何去何從?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思考良久,楊起暗自做出決定。
………
昌隆十五年臘月二十五
昌隆帝在沉重的氛圍中,麵色凝重地做出了一項重大決定。他下令讓他父親太上皇的靈柩停靈至明年三月初三,也就是昌隆十六年。
宮廷之中,氣氛壓抑而肅穆。昌隆帝站在朝堂之上,聲音低沉而堅定:“太上皇龍馭賓天,朕悲痛萬分。然國不可一日無主,天下不可一日不安。
今朕決定,太上皇停靈至明年三月初三,以儘朕之哀思,也讓天下臣民同悼太上皇之恩德。”群臣皆跪地高呼:“陛下聖明,太上皇英靈必佑我大周!”
與此同時,昌隆帝目光銳利,看向遠方,心中已有了平定天下的謀略。他傳下旨意,給魯王陳德安、吳王陳德定、蜀王陳德八分彆送去書信。
在送往魯王陳德安的信中,昌隆帝言辭懇切卻又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魯王賢弟,朕念及兄弟之情,不忍手足相殘。
如今太上皇新喪,朕願給你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隻要你退出侵占的河南之地,朕可以念在兄弟之情,既往不咎。
倘若你執迷不悟,負隅頑抗,等待你的將是死路一條。朕不願看到百姓因戰亂受苦,望你能以天下蒼生為重,做出明智之選!”
魯王陳德安收到昌隆帝的警告後,怒不可遏。他將書信狠狠地摔在地上,大聲吼道:“這陳老四,竟如此狂妄!本王占據河南,
乃是順應天時地利。這天下本就不公,憑什麼他能坐享皇位,我卻隻能屈居一方?”
魯王在王府中來回踱步,心中的怒火越燒越旺。他召集了自己的謀士和將領,商議對策。“諸位,陳仁烈竟敢威脅本王,要本王退出河南。這簡直是癡人說夢!”魯王目光掃過眾人,“本王多年來在河南苦心經營,如今兵強馬壯,豈會怕他?”
上前一步,拱手說道:“王爺,昌隆帝雖然狂妄,但朝廷的實力不可小覷。我們是否要從長計議?”
魯王大手一揮,“從長計議?哼!此時退縮,豈不讓天下人恥笑?本王決定,集結兵力,與昌隆帝一決高下。我就不信,他能輕易將河南從我手中奪走!”
區康附和道,“王爺,這昏君懦弱無能,如何比得上王爺您,末將一定全力以赴助您榮登九五,君臨天下!!”
“屬下定助王爺榮登九五,君臨天下!!………”
眾文武一同齊聲山呼。
陳德安大袖一揮,豪氣乾雲地說,“哈哈哈哈!好!隻要我們萬眾一心,本王相信一定能成就大業!!”
………
給吳王陳德定的信同樣義正詞嚴:“六弟,朕深知你或許有苦衷,但侵占蘇州金陵實乃大逆不道之舉。
太上皇停靈期間,朕希望你能迷途知返,速速退出所占之地。
朕可寬宏大量,不追究過往。但若你一意孤行,妄圖以武力對抗朝廷,朕必傾全國之力,將你剿滅,莫要自誤。”
而給蜀王陳德八的信則充滿了警告:“七弟,貴州之地本非你應占之處。如今太上皇駕崩,
朕心悲痛,無暇與你多做糾纏。速速退出貴州,還百姓一個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