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君集牙齒咬出血來,麵孔猙獰。
李象這深刻剖析的一番話可謂像一記耳光,徹底打醒了他。可正因為清醒了,反而讓他愈發痛苦與不甘。
正如李象所說,這一切本該是他的。
李靖之後的軍中第一人啊。
陛下繼位以來,程咬金,尉遲恭,李世績等舊將,儘皆置於地方軍州。唯獨將他侯君集放在朝堂,讓李靖教其兵法,讓他獨自領軍滅國,培養個人威望。
可是如今陛下放棄了他,轉而重用李世績取代他。
“這就是我說,先扳倒李世績的原由。”李象可不會照顧他的情緒,冷笑道:“當前你的敵人是李世績......至於房玄齡,等你扳倒了李世績再說吧。雖然你的最終敵人是房玄齡,但目前的你實在不配拿他當對手。”
聞言,侯君集又是一陣臉色鐵青,他沉默良久後,咬牙問道:“我該如何做?”
很好,終於有進步了。
不再一如既往的狂妄自大,意識到自己岌岌可危的地位了。
“曾經的你儘享先機,如今先機已失,李世績有後來居上之勢。”李象沉吟片刻,說道:“但想打斷李世績上升之勢太難,此人......太謹慎了。
李世績貞觀前十六年一直在邊疆領兵任都督,遠離朝堂核心,兢兢業業一待就是十六年,不光任勞任怨,也低調無怨言。
此等大毅力之輩,想讓他犯錯太難,想抓到他的把柄更難。”
李象深深搖頭。
何止太難,簡直是沒有。
貞觀末期,李世民棄一眾舊將程咬金尉遲恭等人,唯選李世績為托孤輔臣;新皇李治登基後,長孫無忌獨掌大權,排除異己,他安然無恙;李治與武媚娘鏟除權臣長孫無忌,托孤輔臣儘遭貶斥逼殺,他獨善其身,反而愈發受重用。
死後哀榮,無以複加。
若不是出了個造反孫子,簡直就是人生贏家。
如若可能,李象更想收服他,可惜李世績注定不是可以收服的人。
這樣的人,太精明了,簡直沒有缺點,指望他犯錯不太現實。
所以,隻能另辟蹊徑。
“現在你還看不起李世績嗎?”李象突然問道。
“......”侯君集有些沉默,以他的性格讓他直接承認有點難,但沉默就是默認了。
“所以李世績能後來居上,你為何不能反其道而行之。”李象看向侯君集,目光凝聚,一字字道:“正所謂師其長技以製其,克敵製勝之法寶也。”
“你讓我學他李世績?”侯君集失聲,雙眼圓瞪。
李象不說話,目光冷冷的看著他。
“......”侯君集張了張嘴巴,片刻後,麵色難看的道:“讓我學他什麼?”
“學他的心性,學他的謹慎,學他的為官為人之道。”李象沉聲道:“你既然說過雷霆雨露俱是君恩,那麼唯一能依仗的唯有陛下的君恩了。…。。
要想重新獲得陛下重用,唯有向陛下認錯,放低身段,沉下心立功,獲得陛下改觀印象。”
“具體該如何做?”侯君集神情一振。
“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此雖為前漢用人之道,觀李世績之經曆,焉知陛下沒有借用。既然說讓你反其道而行之,你缺少地方為政經驗,當主動要求下放,任一地都督,用數年大治之功,重獲陛下信任,將來重返朝堂,首相或非你莫屬。”
如今朝堂上,房玄齡領袖群倫地位牢不可破,三省陛下擺明了要提拔無甚根基的岑文本劉洎等‘新’人,下更有李世績後來居上之勢。
如今侯君集的吏部尚書已經是走到儘頭了,最起碼幾年內都不會再升遷。李象的方法不失為一種行之有效之道。
但......
“恕難從命。”侯君集變色,一口回絕。
讓他侯君集學他人為人之道,尤其還是他從前一直看不起的李世績,這對他是莫大的諷刺。
若僅此,他尚有可能低頭。
但讓他放下一切從頭開始,隻是去搏那個“或”,這絕無可能。
李象並未生氣,他早預料到侯君集會有如此反應。
侯君集要一口答應,那才有鬼了。
他就不是侯君集了。
“既然你不願,那麼你隻有一種選擇了。”李象沉聲道:“今後由我做主,我來為你主張。”
侯君集本能的就要反對,先前李象說“以他為主,不得自作主張”,他還能當做說辭。如今顯然是打算落實了,且更進了一步,由“不得自作主張”變成了“我來為你主張”。
以李象的手段,多半容不得他陽奉陰違。
這跟讓他自縛手腳,當他人的傀儡有何區彆。
“你隻能選一個。”李象冷冷道,不給侯君集退縮的機會。
侯君集張口無言,是呀,讓他自己來他不願意,那隻能按李象安排的來了。
隻是與第一個相比,這第二個更不是好選擇。
侯君集感受到一張無形的網纏在身上,李象在步步緊逼,收緊了這張大網。
但也並不是沒有希望,既然區彆於第一個,那麼李象多半能讓他既不下放軍州,又能立下大功。
隻是以李象心思之深沉,很顯然不會馬上告訴他。
李象像是懸了一張餅在他頭頂。
一時間,侯君集糾結不已。
“哼”瞅著侯君集那進退維穀,猶豫不決的模樣,李象心中冷哼一聲。
侯君集願意改變自己嗎?
答案是願意,且還做過。
曆史上,貞觀十二年,李世民擢拜侯君集為吏部尚書,官拜為光祿大夫。將他由武臣提拔成文臣,入六部尚書之列,進了朝堂核心圈子,明顯是打算重用,當做宰相培養的,未必沒有將來替代房玄齡做儲備人才的打算。
畢竟房玄齡年齡比李世民大了二十歲,房玄齡之後,誰人為首相?…。。
李世民不得不考慮。
侯君集自然也明白,他自知出身行伍,缺乏文化,為了前途,遂認真讀書。
以一個武將開始讀書,難度何其大,侯君集不一樣做了嘛。
但他做這些的目的是從利益出發,能看到利益,侯君集百般願意,且會主動為之。
但很顯然,如今利益還是沒影的事,隻是一個可能。就讓他放棄自己引以為傲的一貫做人原則,去俯身學習李世績。
侯君集如此高傲自負的人,怎麼肯。
如此一來,自然掉入了李象的陷阱中。
哼,隻要落入李象的陷阱,李象自然不可能再讓他逃脫。
當然,李象不會告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