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1章 放火燒寺(1 / 2)

轉世這一說法給了司仁很大的觸動和啟發。

按照藏傳佛教的說法,活佛轉世是一個非常浩大的工程,費時費力。

他們一般在圓寂之前,都會跟身邊的弟子說自己將要轉世去哪個地方。讓自己的弟子去找自己的轉世,然後將轉世帶回繼續學佛。

雖然看起來很簡單,但其中的艱辛卻是常人難以理解的。

在活佛涅盤之後,身邊侍奉過活佛的弟子或是隨從會跟其他的活佛或者是喇嘛一起在活佛給出的時間、地點、範圍之內前去尋找靈童。通常尋找活佛的小分隊在三人左右。

尋找活佛的小分隊不會隻有一個,而是有好幾個。他們會隨身攜帶這活佛在涅盤之前所使用過的物品。例如用過的法器,或者是喝過水的杯子、吃過飯的飯碗之類的東西。這一類用品被認為沾染了活佛涅盤前的氣息。以便於活佛轉世的靈童可以輕易的辨認出來自己前世用過的東西。

而且不單單是生活物品,小分隊中還必須有一位在活佛生前侍奉過他的弟子。他們認為,弟子侍奉過活佛,活佛是很熟悉自己的弟子的。所以活佛轉世之後,靈童和弟子之間也是有一種特殊的聯係,這也是辨認活佛的關鍵點之一。

經過以上的尋找和篩選過後,一般會有多個靈童被甄選出來。這些靈童會統一被帶到布達拉宮裡。進行最後的“金瓶掣簽”的儀式。這個儀式大致是由現任班禪將靈童們的名字寫在簽上,然後放入金瓶之中。最後掣中的那個靈童便會被認為是下一任的活佛。

完成這些儀式之後,靈童就會被認定是前任活佛的轉世,然後大家就會一同準備靈童的坐床典禮。完成了坐床典禮之後的靈童,就正式的成為了活佛。

所謂坐床典禮,便是盤腿坐在像如來佛坐的蓮花墩上,接受朝拜。靈童身穿黃緞長袍,頭戴黃緞尖帽,足登黃緞高靴,手執纏著彩綢的三尺細棒,在朝拜者的頭上輕點一下,以示降福。

朝賀要延續五天。千百裡外的藏民、蒙民牽著牛羊,帶著貢品獻給靈童以求福壽。他們對靈童轉世尊若神明,十分崇敬。

有的朝拜者先圍繞廟宇五體投地磕頭一周,約半裡路,然後再從廟門口磕到靈童的座前,匍伏於地,不敢仰視。靈童用細棒輕觸其頂時,他們就認為無上光榮與幸福,活著大吉大利,死後可升天,並把帶來的財物呈獻,廟中則按其財物之價值分等招待,食宿一二日,滿意而去。

五天朝拜,靈童則需要在床上盤坐5日。這對於幾歲的孩子是個重大的考驗。

而在司仁眼中,班瑪仁清或許用轉世這一詞來解釋並不準確。他口口聲聲說著人類如何如何,那就表示他根本沒有把自己當成人類中的一份子。那他的身份就隻能是妖族。

但司仁用感知去探查過班瑪仁清的身體,確認了他就是人類。那就隻有一個解釋,妖族用了特殊的手段,將班瑪仁清的靈魂與妖族的靈魂進行了調換。

這也解釋的通司仁為什麼用感知探查不出班瑪仁清的異常。

妖族有這種手段,那人類之中是不是還有它們的人呢?如果這些隱藏起來的妖族不去故意暴露自己,那麼即便是司仁也很難把它們揪出來。

這件事如果處理不好,很容易在人族內部引起騷亂,甚至有分裂的可能性。

“欲神你還真是給我出了一道難題啊...”

“報告首Z,有發現。”一個士兵手中捧著一個木盒。木盒周身包漿,像玉一般圓潤,隻看一眼就知道是個老東西。其上的花紋已經看不清楚了,但卻隱隱能感知到這個東西似乎有很強的生命力。

司仁接過木盒,然後用感知一寸一寸的進行著掃視。試圖穿過木盒的保護看透裡麵裝的是什麼東西。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