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長確實有點懵了,26歲少將他聽都沒聽說過這號人物,自華國成立以來,最年輕的少將是33歲的吳忠。
吳忠不滿13歲就加入紅軍,25歲揚名章逢集大戰。
當時吳忠是58團的團長,而他的敵人則是國民黨五大主力之一的整十一師。
全軍4萬人,清一色美式裝備,配備有榴彈炮、美式七五山炮、戰防炮、八一迫擊炮、六o迫擊炮等336門。另外擁有裝甲車、汽車,機動能力強,彈藥充足,火力強大。該軍號稱“常勝軍”,曾遠征緬甸,受過美國軍官的嚴格訓練。
而當時解放軍,不論是士兵數量還是裝備方麵都不如國民黨。
吳忠更是深入敵軍腹地,憑手掌控的幾個院子和幾百士兵硬生生抗下數倍於己的敵人。
在堅守期間,敵方第一輪轟炸便在三個院落中投下了51枚炮彈。
炮擊過後,敵人的榴彈又像冰雹一樣落下。趁著炮彈的掩護,敵人一股敵人衝進院中。
吳忠所在的北屋指揮所已被敵人炸平,但他仍鎮定自若,指揮部隊反擊。八連連長王連森,從廢墟中鑽出來,組織一個排從敵側後突擊,配合指揮所將來犯敵人消滅,保障了指揮所的安全。
可惜,全排戰士也都英勇犧牲了。
戰鬥從上午9點一直持續到下午3點。
而吳忠也因頸部被彈片所傷暫時陷入昏迷,但醒後仍咬著牙堅持指揮戰鬥,打退了數倍於己之敵。
直至次日援軍趕到,勝利的天秤才一點一點向我方傾斜。
戰鬥結束後,劉鄧二人發布了嘉獎令,嘉獎章縫180名勇士。
稱“此次章縫集戰鬥中,以五十八團團長吳忠同誌為首的180人,表現了超人的英勇和頑強,在極端困難與敵人包圍的情況下,以僅僅百餘人的力量,始終堅守章縫集村內陣地,達一日一夜之久,使我軍得有可能達到消滅進犯蔣軍三十二團大部的勝利,他們不愧為人民的英雄和模範,我們除向他們表示敬意外,特通令全軍嘉獎,並號召全軍將士向他們學習。”
後來吳忠在33歲那年又擔任了我國第一機械師的師長,也是我國第一個機械師。
全師1.3萬餘人,轄屬五六八、五六九、五七〇3個機械化步兵團、2個榴炮團、2個坦克團、9個特種兵獨立營,另外每團還編有1個坦克營,全師配有3架通信飛機,直屬軍委裝甲兵指揮。全師全部蘇式裝備、全部摩托化,是人民解放軍現代化建設的標兵部隊。
吳忠參與過大大小小的戰役無數,身上的功勳也是數不勝數。
授勳儀式上,吳忠獲得了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二級解放勳章。
當然,曆史上也不是沒有出現過這麼年輕的將軍,甚至比眼下這個司仁和吳忠還要妖孽,那就是20歲的驃騎大將軍霍去病。
驃騎大將軍按照現在的軍銜對應是上將,比司仁和吳忠還高了兩級。(戰績想必大家都清楚,就不過多贅述了。)
能夠在如此年紀成為將軍,都有著過人的能力和傲人的戰績。但這司仁有什麼?連名字都沒聽過,更彆說戰績了。就好像這個人是從天而降突然出現的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