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可笑的是,當時京都守軍有15萬,義和團民兵近60萬。
在這種情況下,不到10天城破了。
這在全世界的戰爭曆史上都是一個奇跡,也是華國的恥辱!
隨著清政府垮台,各地軍閥並起。
他們為了保護自己的地盤不被侵犯,大肆招兵買馬,花大價錢購買國外的先進武器。
有了武器的加持,就相當於重新長出了尖牙利爪,加上之前八國已經收割如此多的財富,準備回去消化。
所以,國內暫時平靜了幾十年,沒有外敵的窺伺,隻有軍閥之間相互爭搶地盤。
直到1931年9月18日那天,局部抗戰開始。
然後時隔6年,在37年的7月7日那天,戰爭全麵爆發。
1945年8月15日,小倭寇被漂亮國壓製的喘不上來氣,戰爭這才結束。
沒有漂亮國,我們也能打退他們,隻是時間問題。
再後來華國成立,當時我們已經意識到落後就要挨打。
所以我們做了宏觀調整和布局。
以前裝備落後,加上閉關鎖國導致信息閉塞,所以眼中隻有國內這點土地。
而我們的這次調整,主要就是針對我們薄弱的地方進行填補。
我們裝備落後,這是不爭的事實。隻能以後購買他國的武器勉強武裝自己。
所以,我們在邊境設重兵。把敵人阻擋在國門之外。
你的武器再先進,飛機飛的再快,數量他也有限。
但隻要守住各個主要通道,不把大批軍隊放進來,那麼就不會重演人攻入京都的事情。
戰爭打的是什麼?”
司仁本聽的入神,沒想到卻突然被自己的父親提問。
“裝備和後勤補給吧。”
“錯!是信念,是態度!
雖然我們的裝備落後,與他們不在一個層次,但我們是有還手之力的。
可如果我們的信念和態度被敵方摧毀了,那我們即便有再強大的武器,也是不是敵方的對手。
我們早期稱呼他們為列強,因為他們的裝備比我們先進,他們的發展已經超出了我們的認知。
他們唯一的弱點就是人數太少,而且每名士兵的信念並不堅定,他們怕死!
二戰持續6年,高盧全麵淪陷軍隊才損失了21萬人。
漂亮國在太平洋戰爭中陣亡12萬人。
你知道我們這些年死了多少人嗎?
近240萬!
他們6年才陣亡21萬,而我們比他們高出了10倍還多。
這其中還不包括內戰犧牲的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