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高、封二位將軍為何會和安祿山攪在一起。彆是安祿山用的什麼計策,想要用高、封二位將軍的名號意圖對大唐不軌。”
李琩沒有聽出李光弼的弦外之音,反而開口解釋道。
“在長安的時候,父皇就給安祿山寫了一封信,赦免了他謀逆之罪。
但必須要戴罪立功,徹底鏟除哥舒翰才可以。
他手中隻有不到15萬兵力,到時候讓他率大軍親自攻擊滏陽,與哥舒翰正麵對抗。
不管輸贏,他們雙方都將兩敗俱傷。
到時候,安祿山也好,哥舒翰也罷,都將是我大唐的手下敗將,不足為懼。”
李光弼開口奉承道。
“陛下英明,如此我們就可以兵不血刃的將大唐的兩個毒瘤除掉,還百姓一片朗朗乾坤。
到時候,我相信無數百姓都會走上街頭為您歌功頌德。”
李琩哈哈哈大笑,似乎勝利就在咫尺之間。
“我這次找你來,就是想要告訴你。不要把精力浪費在城外的騎兵身上了,把這個麻煩甩給安祿山吧。
城中現在補給短缺,這種情況下我們就不要繼續進攻。安心等待安祿山到來,把攻城的重擔交給他吧。
相信他也會理解咱們的苦衷的,你說對吧?”
李光弼連忙點頭。
“沒錯,還是陛下想的周到。
那我現在下去好好準備準備,省的到時候出現什麼紕漏。”
李琩滿意的點了點頭,他喜歡李光弼這個聰明勁,什麼事都不需要明說,一點就透。這樣的人用起來實在是太舒服了。
“嗯,那你下去好好準備準備吧。
切不要讓安祿山他們發
現問題。”
李琩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讓安祿山和哥舒翰這兩匹餓狼互鬥。
為了不讓安祿山起疑,也為了把這件事做得更為逼真。城內的攻城器械和巨石之類的補給都消失不見。
這樣一來,安祿山即便想發作也找不到借口。
畢竟城外有哥舒翰的兩萬騎兵,他們也沒辦法采集攻城所需的補給。
常山郡,顏真卿麵不改色的看著城下的20萬大軍。
“安祿山,你來我常山郡意欲何為啊?”
安祿山仰頭回道。
“哦?我道是誰呢?這不是顏家的顏清臣嗎?久仰大名了。
你們顏家祖祖輩輩忠君愛國,怎麼到了你這卻公然謀反?你到了陰曹地府有何麵目麵對列祖列宗?”
顏真卿不以為意,他自從加入司仁的陣營後就做出了決斷。而且,他也不是那麼容易動搖的人。
“安祿山,我顏家世代學的是如何治理百姓,如何讓百姓過的更好。而不是賣命給帝王家。
況且,說到謀反,你安祿山可是大唐的第一人啊。
現在大唐式微,所以唐皇原諒你謀逆之罪。可一旦大唐掌握了主動權,你覺得會放過你嗎?”
安祿山麵容不變,這件事他心中有數。既然他選擇了這條路,就證明他做了充足的準備。
到底誰是魚,誰餌現在猶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