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不錯。這一趟洛陽之行辛苦你了。
愛卿回去好好養病。朕的右丞相的位置還一直空著呢,等你病好後就能走馬上任了。”
李白叩首謝恩。
“多謝陛下栽培,臣銘感五內。”
李白離開後,李隆基掛滿笑容的臉立刻陰沉了下來。
“高力士,李白的話有幾成可信度。”
高力士低聲回道。
“臣不敢妄言。”
“朕恕你無罪,說吧。”
“是。”高力士拱了拱手,開口說道。
“李白的話與我們掌握的情況基本一致,他的話應該是真的。
不過...李白的設想不太現實,把事情想的過於理想化了。
哥舒翰是兩鎮節度使,他手下的士兵都是百戰之兵,而且一直跟隨他南征北戰。
當年石堡戰役,條件比現在還要艱苦的多。可士兵都沒有任何怨言,更何況他們現在駐紮在洛陽這片繁華的地方。”
李隆基抬眼看著高力士。
“那你的意思是什麼?”
高力士猶豫片刻,開口回道。
“我覺得應該趁哥舒翰立足不穩的時候對洛陽發動進攻。
現在顏真卿正在整合24郡的資源,一旦讓他把資源整合完成。那24郡的產能將源源不斷的供給給洛陽。
盔甲、兵器、戰馬還有錢糧。
真到了那個時候,雙方就會陷入膠著。
而且世家都是一群吸血鬼,他們一定會趁戰爭發動的時候大發國難財。
糧價一定會居高不下。到時候大唐的百姓食不果腹,恐怕會引起民變。”
李隆基點了點頭,對高力士的話非常讚同。
戰爭比拚的就是國力,看哪邊能撐得久。誰最先撐不住,誰就輸了。
從長遠來看,自己這邊的國力是不如哥舒翰的。畢竟長安的主要稅收都來自洛陽以北。糧食也好,戰馬裝備也罷,洛陽以北是主要生產力。
而他手中唯一的優勢便是潼關和長安內的120萬士兵,還有邙山上的10萬叛軍。
至於回紇這張底牌,目前還不適合動,使用的代價實在是不能接受。
除非到了生死攸關,或大唐有即將滅亡的情況下。
“嗯,你下去吧。派人監視著點李白,我對他還是有些不太放心。”
高力士輕聲回道。
“陛下,那些被攔在潼關的世家怎麼辦?放行還是把他們抓回來?”
李隆基想了想。
“放行吧,並且在放行的時候給他們一點恩惠。讓他們記住,不論走到哪都是我們大唐人。
一旦洛陽發生危險,歡迎他們隨時回到大唐的懷抱。”
高力士連忙開口拍著馬屁。
“陛下英明。這樣一來,即便這些世家去了洛陽,他們心中還會念著陛下對他們的好。”